时间:3月13日~14日。
3、基本理论部分:
专题七:物质的量、守恒思想
时间:3月16日~18日。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时间:3月19日~21日。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胶体
时间:3月23日~24日。
专题十:电化学
时间:3月25日~28日。
专题十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时间:3月30日~31日。
4、元素及化合物:
专题十二:元素化合物
时间:4月1日~4月4日。
专题十三: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4月7日~4月15日。
5、有机部分:
专题十四: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
时间:4月16日―4月20日
专题十五: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时间:4月21日―4月25日
专题十六:有机推断、有机含成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4月27日―4月30日
第二轮化学复习包括小专题和大专题两部分,小专题如以电化学、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图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对比,大专题如化学原理综合、综合实验、有机合成题、无机物综合题等,各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细化安排。
一、回归课本梳理知识
回归课本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1.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
2.浏览课本辅助学习资料:“小资料”“为什么?”“课外读”等。
3.注意对理科实验的复习,不能只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要注意常用仪器的使用,回顾做过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回顾试题查漏补缺
1.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建议利用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要有对考试大纲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这里面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专项训练,学会“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三、规范答题,保证时间
做模拟套题时,保证每科的答题时间在40分钟到45分钟。
特别要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语答题。很多考生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落实在试卷上,不能只看,答题时表达要准确规范,要会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准确无误。目前高考阅卷都是网上阅卷,对书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平时的书写一定要养成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四、协调好考试与复习的关系
二轮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尽量减少无谓的丢分。同时做完每套试题之后,要总结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
五、调节应试心态
在二轮复习中要实现巨大的跨越,就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
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信自己,笑口常开,这些对保持好的备考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轮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和考试将比较频繁,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其实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多大的提高与下降,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应学会调整心态。
经过高三第一轮紧张的复习,高三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对历史课本逐章逐节的过关,到边到角的落实。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实现了扎实应对基础性、单一性选择题、问答题的目标。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升华,如何提高综合分析、比较、应变能力,是我们第二轮复习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时间安排
20__年3月上旬至5月上旬,约32课时
二、指导思想
本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以20__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为主要依据,从二轮复习实际和学生已有学习水平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巩固一轮复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做法
1、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把握复习导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细致地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可以让我们明确本阶段复习应坚持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可以使我们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通过“四新”考“三基”成为目前高考试题的走向,即命题者通过新观念的引入,新材料的使用,新情景的设置,新问题的提出来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根据试题这一走向,我们确定这样的复习策略:第一狠抓“三基”不放松,一定要牢固地掌握主干历史基础知识;第二给学生讲解新的史学观,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第三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新材料(包括官方历史材料和民间历史材料)。
以上就是高考第二轮复习学习计划,高考第二轮复习学习计划模板(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高考第二轮复习学习计划,高考第二轮复习学习计划模板(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