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解题基本功
高考数学题很多源于课本,因此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注重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演变训练,将课本内容延伸、提高,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并且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
二.不依靠题海取胜,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由于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要避免题海战术,教学要精心备课,选择典型例题,使学生少走弯路。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应足够重视,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要特别重视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三.分层辅导,强化训练
1.对于优生(90分以上),我们组建了培优班,由6个文科班中的数学前40-50名同学组成,培优的目的主要是能使这些优秀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绩稳定在115分左右,部分学生能超过125分。培优是对重点知识内容深化,是使他们既能熟练掌握,又能灵活应用,并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强化、固化。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应试技巧。
2.对于中等生(65-90分,比例较大),我们组建了两个提高班.主要针对中上等学生和只有数学单科较弱的中等学生群体,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改变数学拖后腿的现象。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我们十分的重视。提高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能力培养,以强化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为主,讲解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基础题得分技巧。对重点、难点、疑点、误点、弱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
3.对于学数学有困难的学生(主要集中在2,5,6班,数学成绩在30分以下),我们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以课本为主,强化数学知识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加以理解,要求记忆、默写,并会简单应用。6个文科班中,有的班级(3、4班),每天晚修或下午自习课,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专门学数学,数学课代表或数学老师组织学生默写数学公式、法则,或布置有针对性的习题;有的班级在课室专门搞了“数学角”,每天提供数学公式,概念及解题技巧,强迫学生学数学。几个周下来,很有收获。
除此之外,我们每周有周测,出两套难度不同的试卷(A、B卷),对于数学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一套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测试卷(A卷),80分为满分,48分合格,效果非常好,这部分学生学数学的信心也大大提高了。按照教育局最新方案,我们告诉数学差的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只要达40—50分,那么总成绩一定可以达专B线的(若是高职,必是专A),用以提高每个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四.总体复习安排:
1.7月14日-2月上旬,完成第一轮复习,按章节系统复习,以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悉高考考点为目标。我们以《全品高考数学复习方案》为主要复习资料,其最大特点就是“听课手册+活页的作业手册”,非常适合学生练习和测验。另外,我们普通班老师还用由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__高考备考指南 数学(文科)系统复习用书”,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学生普遍感觉这本书的题目比较温和,基础性强,而不是面目可憎,无从下手。
2.每周一考: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是我们文科数学周考时间,以主干知识为重点,注重选、填题的训练,特别是速度和解题技巧。因此,每次测试题目选“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3.2月中下旬-3月中旬(广一模之前),把复习过的知识重新“回炉”进行全面、滚动复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对小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的强化。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
4.4月上旬-高考,最后综合训练,穿插专题、专项复习,查漏补缺、纠错,高考全真模拟,提高学生适应高考的能力.综合模拟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1、利用好练习册。
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每个学校都会定相应的的练习册,这个时候一定要利用好这本练习册。这些练习册都是专家整理修订的,概括性非常强,每一个考点都在里面。要注意每一小节、每一个知识点还有其相应的题型,逐个攻破。或许你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不曾见过的题型,解答方法也没有遇到过,但是这并不影响你拿下这道题。上课的时候听老师的思路、或者下课后去问老师,只要最后能把同个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掌握下来就好。要相信这本练习册不会给毫无营养的题目,每一道题目都肯定具有代表性,所以每一道题目最后都要掌握下来。通过练习题去巩固知识点。
2、每天有固定的数学时间。
在紧张的复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效率。所以,通过有序合理的时间安排来提高效率就很重要啦。相信大家每天都会有数学课,所以上完课后老师相应的知识点一定有练习可做。建议大家腾出固定的时间段给数学练习,具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的人心情好的时候适合写数学题,有的人很无聊的时候喜欢写数学题......(咦惹......)
3、不断回忆做过的题目。
对于这一点不需要每天固定地去花时间,而是养成一种习惯。轻松且高效。
在上课前几分钟翻一下上节课的题目,回想一下有没有记得解题方法。
在考试遇到做过的类似题目但是忘记时,一定要重新拿原题出来看。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整理一遍思路。(这个习惯真的会让你记得很多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
历史科
知识需要串联,历史不能被割裂
想要系统地复习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历史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不应该被割裂,例如,在复习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知识点时,不能只关注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萌芽集中在沿海地区等,还应该综合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离经叛道的思想(代表人物李贽)等政治文化因素来分析。把三本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复习才能更轻松。
时间轴必须自己整理
有了前一学期学习的铺垫,下学期就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行查缺补漏,看看自己的知识盲点在哪里。这时候可以自己做一份时间轴,把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标注出来,看起来也清晰明了。
时间轴整理范例
时间轴必须经过一个由简到繁再到简的整理过程。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目录画出最简单的框架,然后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详细内容的补充。而后在高三阶段,就把非重点删去,得到最精华的时间轴,重新回归简洁的模式。
2、地理科
必须关注经典地区案例
高中学地理的过程里,最让我心烦的就是必修三的内容,高二的同学应该在本学期学习到这本必修了。这部分的知识点多而小,建议大家着重理解分析经典地区案例,例如德国鲁尔区的衰退、长三角及珠三角经济区的转型发展,经典案例的知识点通常可以总结概括为答题模板,复习时以此为模板举一反三。
地图册不离身
如果上学期没有好好养成学习地理的习惯,那在新学期进行复习时记得在旁边打开一本地理图册(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真的real有用),旅游用的地图也可以噢,通过地图上的照片以及日常生活中对某一地区的了解,可以帮助记忆。
3、政治科
勤动手,积累例子提分快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实在太让人困扰了!复习时如果只看知识点会很迷糊,因为哲学本身比较难懂。但哲学是源于生活的,很多哲学道理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平常多动手,把书本上以及做题时遇到的谚语或者有趣的生活例子记下来,并把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写在旁边。例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到复习时,即可以拿起这些积累的例子,帮助背诵。
以上就是高中文科科目二轮复习计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高中文科科目二轮复习计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