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

时间:2023-03-17  分类:计划

7月——8月下旬,完成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精讲。

9月——4月中旬,基本完成第一轮复习,以考点专项复习为主,适当插入各地模拟试题的练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规范作文训练程序,注重方法引导,落实讲评环节。

4月中旬——高考综合训练,同时根据学生对各专项知识的掌握情景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巩固所学,捕捉信息。

二、备考心态:沉静去浮,“慢”下心灵

教师要舍得慢,慢看教材,慢研《考试说明》,慢做高考题。经过教材的熟悉,新旧《考试说明》的比较,深入研究,逐题解读,全面把握每一个考点,琢磨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思路、考查角度、本事层级等,分析其中的“变”与“稳”。学生要舍得慢,立足教材,循序渐进,从课内到课外,不能急于求成。异常是文言文、《论语》很多学生再回头看的时候,感觉到很陌生,并且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跟课文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确定了以“本”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慢”下心灵,回归课本,注重向课外的适度延伸,力求课本与高考的要求的和谐统一。

三、第一轮复习:精耕细作,“慢”出实效

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一天复习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主要是二、四、六三天的早读,每一天40分钟的课堂学习,晚自修的时间如果平均能有半小时给语文,已实属不易。语文教师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于此,我们语文第一轮复习必须要“慢”。为了提升高考复习的有效性,我们始终坚持慢工出细活。

课堂节奏慢而不乱,起点要步步提高,但容量不能过大。力求把知识全面的给学生,让学生得到的知识实实在在。求“实效”,必须实在的工作,早读、课堂、自修处处到位,构建立体式的复习体制,

团体备课慢而求精,遵循集思广益,分工合作的原则。每二周安排一次团体备课,统一进度,确定教学目标,统一习题,共同探讨习题中的重难点及突破的方法。考点专项复习中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进行分工,各自负责一个考点,按考点进度一次安排一人作为团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负责重难点的确立,知识点的梳理、学案的设计印发、练习的.配置等,教案要求一致中有不一样,共性中有个性。

日常习练慢中求实,近三年来,无论是字音字形的每日一练、各考点的专题检测、学案设计,还是综合检测、试卷编制,我们都坚持根据学生实际,自我编印,坚持放慢心态出好练习卷,坚持放慢授课进度,落实阶段教学目标,坚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实施测试和讲评。

实际教学慢在弱处,从学生实际答题情景看,现代文主观性阅读题和诗歌鉴赏题,学生失分较大。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我们尤其舍得花时间,仅这两个考点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知识点讲透,将练习做精,就是为了从易失分处找分数,切实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带动全面提高,提升复习效率。

四、作文升格:开拓视野,“慢”品素材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作文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在文体上,不限中求擅长;在资料上,自由中求最佳;在角度上,稳妥中求最准;在表达上,得体中求文采;在书写上,规范中求美观。学生目前作文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素材匮乏。基于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①向学生推荐阅读《杂文选刊》;②自编素材“读一周”,资料涵盖一周热点,达人关注、经典美文、精彩语录、古诗赏鉴、新闻评点、哲思妙语、人生解读等,每期1人负责,目前已编写近20期,为学生供给了很多时新、有益的作文材料;③课内作文素材盘点训练。我们把教科书上的课文题目和文章资料简介做一盘点,让他们从身边最近的书籍汲取高考作文素材的营养。素材的慢慢品味,积淀文化底蕴,在视野的不断拓展中,升格作文。

五、第二轮复习:精讲巧练,厚积薄发

一轮复习要讲究一个“慢”字,求一个“全”字。二轮复习要突出一个“巧”字,求一个“专”字。二轮复习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结合自我的实际复习情景狠抓薄弱,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查”和“补”。

二轮复习的“巧”字,贵在巧讲,巧练。巧讲,二轮复习中不提倡对答案式的讲评,必须做到课前认真阅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细致地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计,经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拓外延、分析归纳等,以点带面,使零碎知识得以升华,积零成整,结串成网,“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片”。巧练,一练弱处,根据几次考试情景,学生在客观题第三题上得分率偏低,究其原因在于实词、虚词的掌握上,二轮复习复专门强化近义实词、虚词的辨析;二练有效处,备课组针对学生实际征订《百家专题》,专练语基础、文言文、古诗、论语,有的放矢。

“专”字,贵在专攻薄弱。对小的综合或专题进行集中攻克,考生能够将一组考点组合起来,如一卷的四道基础选择、语言运用题、文言阅读理解与翻译题、现代文阅读题等。要求考生做到真正了解自我的薄弱项,然后章法不乱地进行二次巩固。

具体的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篇7

高三总复习语文学科复习初步安排为三轮:第一轮(20__年9月—20__年1月)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轮(20__年2月—20__年4月)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第三轮(20__年5月—20__年6月6日)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本事。为了使语文复习循序渐进,富有成效,现制订本复计划。

一、第一轮·全面复习·20__年9月1日—20__年1月15日

本轮复习重在覆盖面广,每个考点逐一训练,分项落实,要求学生人人过关。

1、第一学月·文言文全面复习月·9月1日—10月8日

①梳理必修1—5中的文言文知识点。②归纳复习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以及100个古今异义词语。③记忆古代文化常识。④文言文阅读训练。⑤文言文背诵篇目。⑥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指导之“深刻”。

2、第二学月·古代诗歌鉴赏全面复习月·10月9日—10月31日

①全面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②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指导之“充实”。

3、第三学月·现代文阅读全面复习月·11月1日—11月30日

①论述类文本阅读。②小说阅读。③散文阅读。④传记阅读。⑤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指导之“有文采”。

4、第四学月·语言运用全面复习月·12月1日—12月31日

①语言文字运用。②初中、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过关。③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指导之“新颖”。

5、第五学月·综合训练月·20__年1月1日—1月15日

针对全市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二、第二轮·专题复习·20__年2月1日—20__年4月30日

本轮复习重在抓重点,在分项训练的`基础上,帮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构成解题规范。

第一学月·2月1日—2月28日

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复习。②注意在生活中为阅读与作文积累材料。③本月内30%的时间用在做题上,注意总结命题规律与特点。

第二学月·3月1日—3月31日

①针对20__年考试大纲调整复习方向及资料。②强化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新题训练。③作文综合训练。④针对全市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第三学月·4月1日—4月30日

①打造作文亮点。②继续针对20__年考试大纲调整复习方向及资料。③针对全市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三、第三轮·查漏补缺·真题模拟·20__年5月1日—20__年6月6日

本轮复习重在综合和总结,做好真题模拟,实现查漏补缺。除套题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历次考试中丢分较多的考点,分析失误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月1日—5月31日:①师生共同研读考纲。②针对全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③阅读作文优秀范文,继续打造作文亮点。④回归真题,多做各校模拟题。

6月1日—6月6日:调节,坚持良好心态;适当看书,研读20__年全国卷Ⅰ卷Ⅲ高考原题。


-->> 5/5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具体的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具体的高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