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科内容复习工作计划

时间:2023-03-11  分类:计划

④抓好过程管理:抓落实、重细节

备课与教研

1、各备课组要结合新大纲、考纲,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计划的制定要体现“两结合”?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相结合。

2、统一高考三轮复习进度。

第一轮复习20__年9月1日至20__年2月中旬

第二轮复习20__年2月中旬至4月底

第三轮复习20__年5月上旬至5月底

3、各备课组要明确各轮复习的常规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求各科要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以一本资料为主,注意各科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在“实”中求活,在“实”中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重视学法指导,重在夯实基础。

第二轮复习:各学科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构建学科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知识网络。要着重抓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抓综合学科考试方法,技巧的培养与提高,第二轮复习是以专题讲座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高,重在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阶段,各学科在研究高考有关信息基础上,按高考要求,尽可能覆盖所有知识点,突出某些能力的训练,本阶段着重做各地模拟试题、信息卷,注意强化学生考试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考试技能与心理素质的训练,同时注重查漏补缺,重在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

4、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统”。

“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五统”:同层次学生的班级要求,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测试。

5、认真研究考纲,各学科研究高考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⑤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上课

1、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注重把握复习课的深度和广度。该讲就讲,该舍就舍,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讲练结合,要防止满堂灌、上课简单对答案、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做法。

4、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严防三个误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要在复习讲授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加强训练、运用,要让学生对所讲所练的内容进行思考,领悟、消化、反思、订正。

5、各备课组要有目的、有组织、有研究地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考点的复习展示课,以备学科教研研究。

作业及讲评

1、应试教学中的习惯做法是“多练多讲”,其后果是,由于做的太多、太滥,占用了太多的时间,造成恶性竞争,教师的讲评常常停留在浅层次上,巩固率极低为此,我们提倡“精练深评”,对教师的课后作业将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学生有一定量的自主复习时间。我们相信,减少练习量,深入讲评,规范竞争,肯定有利于整体提高。

2、要加强练习与测试,要注意命题的科学性的研究,使练习数达到一定的量,完成备课组所下发的统一练习,但要防止题海战术。

3、练习测试要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评突出重点,重点学生力求面批到位。

4、试卷讲评要注意三个程序:一统,二找,三改。

高考学科内容复习工作计划精选篇9

20__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和分值跟原来的X科中物理科相比将发生变化,因此物理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度和高考备考要求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作为高三物理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考验。为了能在20__年高考中,物理能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制定了如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新高三进度安排

1、20__年9月1日--20__年3月中下旬,进行第一轮全面复习。

2、20__年3月下旬--5月底,专题复习,综合考练,查漏补缺。

3、20__年5月底--考前,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心理调节。

二、复课策略及措施

1、紧扣新的《广东高考物理方案》要求,广泛收集相关高考新方案的有关信息,研究20__年高考热点及命题趋势,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我校统一使用《名师大讲堂》)进行有效的复习。

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和广东高考物理新方案的要求,复习侧重于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重基础,成体系,抓规范,练技巧,使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理清,形成知识网络,融会贯通,抓住高考基础部分不失分。

3、二轮复习专题专练,精讲精练,拔高难度,培养解题能力,选题主抓新颖的信息题的综合训练,目的将学生能力提高到高于高考要求的标准。

4、从应试策略上分析,对于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部分知识点的复习要有偏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分难度训练,但不占太多时间,因其在现有的高考题型中分析,其难度较低,分值较小,应余大多时间放在前四部分(必修1、2,选修3-1、选修3-2)

5、根据实际的复习情况,适当时要有效地调整复习措施及教学方案。

高考学科内容复习工作计划精选篇10

一、作息规律

很多同学在放假后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但却不应该是高考生之常情。身为一个高考生,应该明白现在的头等大事是什么。早上是复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当然不能浪费在睡懒觉这种事情上。要想有条不紊的、充实的度过这个寒假,首先应该强迫自己保持跟平时一样的作息时间,相信各位同学在这个漫长的秋季学期中已经养成了生物钟,执行起来难度不大。总而言之,寒假复习规划的第一件事是你要有配得上这个规划的意志力,这个意志力首先体现在起床这件事上。

二、规划要具体、合理

其次,应该为自己制定详细的复习规划,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复习的时间(即每天学习的时间起止点)、科目、以及每个科目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的计划一定是劳逸结合的,类似于我要在寒假每天学习15个小时或者我要在寒假前十天复习完物理的所有知识点都是不现实的。正确的规划应该类似是:今天9点到12点复习完物理中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一周之后复习完电学实验。每一天有具体的的计划,每一个阶段有一个可实现的目标。

三、物理复习内容规划

寒假共40天左右,按照6个科目的重要性及难度,物理分配到的复习时间在8天左右。在寒假结束之前,我们已经复习完力学和电学的部分,同学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物理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高考考察的题型和侧重点还不熟悉,对于高考综合题的解答还有能力上的欠缺,这个能力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和培养。那么这8天适合复习什么内容呢?答案是实验。实验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对知识的要求更有针对性,而且根据高考中实验题的出题特点,实验题考查的内容并不经常变化,所以完全可以通过8天的反复练习来掌握。而且,这个复习的成果将直接体现在高考的成绩上,实在是一劳永逸的效果。


-->> 5/5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高考学科内容复习工作计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高考学科内容复习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