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完善辖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广泛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普及科学就医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科学就医意识和能力,培养科学就医行为,引导公众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广泛开展辖区20_年健康中国行—科学就医主题宣传,提高辖区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现结合地区工作实际,制定街道20__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健教组织领导,巩固完善健康教育网络
各社区、各单位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做到人员、设备、经费三落实,避免健教专干流失、脱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以街道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为中心、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为骨干、行业单位为依托,不断巩固和完善街道、社区、单位三级健康教育网络,进而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健教知识的知晓率
各社区、各单位要密切协作,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结合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4.7世界卫生日、4.25全国预防接种日、爱国卫生宣传月、5.31世界无烟日、6.26国际禁毒日、10.8高血压病日、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各大节日,通过张贴标语、上街宣传、悬挂横幅、宣传展板、散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开展健康咨询及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每2个月更换一次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加强卫生防病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提高辖区居民的自我保健和健康防护意识。
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信息平台,以短信等形式传递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控等健康知识信息,增强群众防病、保健能力,以期实现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三、发挥医疗单位优势,做好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各医疗单位要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做好一年二次以上单位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专干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组织专干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信息传播,交流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地区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各医疗单位要按照要求开设定期更换内容的健康教育专栏,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普及卫生科普知识,增强公众防范应对能力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网络与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网络的联系、融合、协作,共同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实现资源资料共享,优势互补。组织网络专干、重点人群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加强控烟宣传教育,昭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进一步做好地区控烟宣传教育和创建“无烟单位”工作,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吸烟危害健康认识,对居民广泛开展控烟教育,做到办公室、会议室、公众场所有明显禁烟标志,努力落实禁烟制度。指导“无吸烟单位”要保管好创建档案资料,并严格按照无吸烟单位标准继续做好工作,巩固控烟成果。
加强对社区、单位工作人员控烟知识培训,讲解吸烟危害身体的原理和如何采取有力的戒烟措施,吸烟的同志在做好自身戒烟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人的劝烟工作,不吸烟的同志要积极监督,帮助吸烟的同志做好戒烟工作。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单、控烟海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从而使广大群众自觉抵制烟草危害。充分利用5.31世界无烟日、6.6禁毒日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吸烟危害性的宣传教育。
六、提高群众健康知识,推进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各社区、各单位必须有一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专(兼)职人员,把社区、单位作为向广大居民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到有活动计划、内容、效果评估及相关资料,全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不少于12次。所辖区域要设立健康教育墙报、宣传画、标语、宣传专栏。宣传栏或板报要求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每2个月更换一次,全年出刊不少于6期,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达到健康教育标准。内容及时更新,以《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为主要内容。通过健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会演、板报展评、健康知识专业培训、入户宣传、散发资料等形式,开展以疾病防治、养生保健、除害防病、环境卫生整治,控烟为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确保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以上。
七、全面宣传,普及就医知识,引导科学就医
各社区、驻地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网络、电子屏等各类传播优势,通过健康巡讲(包括中医药科普巡讲)、公众咨询、发放印制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科学就医知识,(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流动人口、慢性病病人等特殊人群),引导公众形成科学就医理念和行为。通过宣传提高群众就医能力和健康水平,引导群众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就医理念。定期督导宣传教育工作。
20__年,按照区、区政府提出城市管理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要巩固和发展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的成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做好迎接省级文明城区和全国卫生城市复查工作,结合街道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城管工作机制。
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是做好城管工作的关键所在,按照市、区工作部署和要求,要有计划、有步骤抓好与各社区、各责任单位下达城管责任状,将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街道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城管中队、环卫站为主体,各社区(村)分片落实,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加强对本辖区城管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行、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对辖区主次干道、窗口单位、公共场所和城乡结合部,逐步实施覆盖式管理。
二、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
依据市容考评新修订的“门前三包”具体内容,要加宣传力度,增强沿街店家自觉做好“门前三包”意识,进一步抓好城区主次干道“门前三包”的签约,确保签约率、落实率达100%,有效的保持了良好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状况。
三、开展执法联动整治活动。
根据辖区城管工作动态,定期组织召开街道城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辖区城管工作存在问题,部署落实和协调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和全国卫生城市复查工作为重点,加强城管联合执法行动。
加城区主次干道市容市貌巡查,清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整治户外广告,拆除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规范辖区内废品收购站的整治,开展对辖区的在建工地检查工作,督促工地做好文明施工,对施工工地未净车上路,土方车污染骆等违法行为,加查处力度,确保市容环境整洁。
四、开展创“五无”村和“市容管理达标社区”活动,把工作延伸到基层。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馈、有整改的管理制度,把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共同维护社区内的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
五、整治市容,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
根据今年区政府的环卫工作思路,城区抓提高、城乡结合部抓巩固、农村抓重点。城区环卫保洁市容考评要“保良争优”,城乡结合部考评成绩保持在良好以上,农村重点要以文明村为示范点,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建立完善每月自查考评制度,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确保辖区城区主次干道、过境公路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社区、农村主干道和背街小巷、主要集贸市场等周边范围无卫生死角等“七无”现象,努力做好城管长效管理,确保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各项城管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2023街道办工作计划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3街道办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