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渠道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一是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七进”活动覆盖面。结合科普工作,利用科普志愿服务队,创新科普宣传载体,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面。二是谋划防震减灾科普馆运营工作。制定防震减灾科普馆运营方案,合理有序全面对外开放,发挥原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场馆科普宣教作用。三是加强对地震台监管检查。做好黄山村新建地震台使用,加强对两处地震监测台的检查力度,确保监测数据传输正常。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20_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贯彻_,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十次会议,市委十三届九次、十次会议精神,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聚焦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三大能力,着力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环境优化重点工作,进一步增强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工作和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印发实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制定实施专项政策。以成都科学城为主阵地加快创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中国科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在科学城建设研究基地。
二是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推动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挂牌运行。加快建设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启动天府永兴实验室研究中心建设。大力争取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创新平台、项目资金等更多资源在天府实验室布局。
三是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建设。推动建设西部长波光源、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前沿交叉平台和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争创高端航空装备、网络安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农高区。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二期、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等创新平台项目,支持成都超算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算力功能服务平台,聚焦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加快引育建设一批专业化小中试研发孵化平台。
四是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展硬核科技企业培育行动,支持行业领域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支持科技型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五是聚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集成电路、AI、生物医药等产业重大需求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以链主型、生态引领型企业为中心,支持组建一批专业特色创新联合体,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聚焦“3060”目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实施产业补链强链科技行动专项,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成都造”创新产品。
六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新产品的运营推广,联合银行机构开发适合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引导社会资本组建更多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深化实施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深化完善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经费“包干+负面清单”等制度。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七是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深入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联合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会同重庆市共同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快成德眉资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实现“科创通”分平台四市全覆盖,推动科技资源“一图尽览、一网呈现”。持续开展创新资源市(州)行活动。
20_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总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工业4.0标杆城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的战略目标,走深走实科技新长征,集聚高层次创新资源,培育高成长创新主体,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具体抓好“四大体系”建设。
(一)构建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打造创新发展策源地。一是加快谋划建设台州湾创新走廊,把台州科技城、中央创新区和相关县(市、区)的重要科创平台串珠成链,主动融入浙江创新策源地和全球技术转移枢纽。二是大力培育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临海、路桥等地争创省级高新园区。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抓好浙江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逐步构建区域创新高地与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二)构建创新主体培育体系,打造战略支撑力量。一是制定实施《台州市科技型企业培育新一轮“双倍增”行动计划》。聚焦“456”产业等优势领域,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独角兽”。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的培育,引导中介机构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挥作用。二是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与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商、投融资等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对接力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引来“源头活水”。三是抓好加大研发投入“一号工程”。认真落实《台州市加大研发投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施办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企业加快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三)构建核心技术攻关体系,抢占发展制高点。一是更加精准的梳理清单。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紧扣七大千亿产业和“456”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技术需求,把卡脖子清单转化为项目攻关清单。二是构建高效的协同攻关机制。强化政府组织推动、产业链协同和市场化运作,深入推广“揭榜挂帅”等协同攻关模式,继续推进科创飞地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加强科技招商,加快先进技术成果向台州集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
(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加强顶层设计,梳理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强化科技、人才、产业、金融、财政等各项政策协同,充分发挥政策最大效应。二是抓好科创人才引培工作。深入实施人才新政2.0,以重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飞地”等载体为依托,着重引进我市重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三是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体系,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以赛引才,力推优秀项目落户台州。四是加强科技金融工作。用足用好产业引导基金、科创引导基金,大力引进发展创投基金。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支持。
20__年我县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调转促”为主线,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方向,以深化科技改革为源动力,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1、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顺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趋势,改造铁矿采选、杞柳编制、机电、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同时按照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种类型,对照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分层次、分批次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引导带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新通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2、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支持引导企业自建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引导园区通过自建、引入团队等方式建设众创空间。力争20__年,新培育创新型企业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
3、抓好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围绕国家和省“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布局,超前谋划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争取列入国家或省科技重大专项。抓好全面对接,重点实施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省级以上科技重大专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全年实施省级重大专项1项以上。全面完成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二、推进农村科技进步
4、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围绕杞柳编制、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创新主体。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科技精准扶贫工作,组织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农村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全年新认定科技特派员10人以上,专家大院1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1个,农业科技园区1个。
5、开展春季科技培训。与扶贫办联手,开展科技下乡培训工作,计划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县32个乡镇90个行政村开展44场次科技培训,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介绍新品种,宣传新技术。
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6、大力推进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充分发挥发明专利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专利质量导向作用,进一步落实发明专利实审资助和授权奖励政策,兑现20__年度专利资助及奖励资金,充分调动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全年不定期邀请专利代理机构深入企业摸排专利,力争20__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220件以上、授权量达31件以上。
7、强化专利宣传及行政执法。认真做好“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宣传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扎实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集中打击假冒专利违法行为。全年查处假冒专利案件不少于6件,调处专利纠纷案件不少于1件。组建专利联络员队伍达60人以上。专利权质押贷款有所突破。
四、完善落实科技创新政策
以上就是科技局工作思路及计划,科技局工作思路及计划13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科技局工作思路及计划,科技局工作思路及计划13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