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实施方案

时间:2025-11-13  分类:方案

学院下属各系所成立本科生导师制执行分组,配合学院工作小组开展导师制的实施,主要任务是确保本系所导师数量和质量,协助学院工作小组完成本系所导师的考核与奖励。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导师制工作研讨会。

三、 实施范围

1、本科生导师制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从20xx级学生开始试行,逐步覆盖全体本科生。

2、本科生导师岗位主要由宇航学院在职教师担任,也可以由能达到导师岗位职责要求、热心宇航学院教育事业的其它学院教师、离退休老教师、社会知名人士、校友担任。

3、学院受聘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研究为主型)均应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承担学院所要求的担任本科生导师的任务。

四、 聘任基本条件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熟悉教育规律;

3、关心热爱学生和人才培养工作,奉献精神强;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适合本科生导师工作需要。

五、 岗位职责

1、思想层面。及时发现和了解被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状况等,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习层面。关心学生的学业状况,重点在两个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信意识。从专业兴趣、学习观念(目标、动力、方法)、科技实践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发现学习成绩突出和有特长的学生,向学校提出因材施教的特殊培养计划,促使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3、生活层面。关心学生的生活,重点在两个能力的提升:自主规划和自我控制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安排日常生活,合理进行个人消费,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4、成长层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简要的成长档案。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信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正确选择职业打好基础。

六、 实施方案

结合自身特点,面向不同年级,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模式。

1、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师生协商,共同成长;

2)个性化原则:尊重个性,面向创新;

3)分阶段指导原则:按照年级特征进行指导;

4)特殊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对有特长的学生要提供特殊指导,形成有利于特殊人才成长的环境;

5)关注“边缘化”的原则:对内向、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个体要特别关注。

2、实施办法

1)采取“学生申请,双向选择,学院聘任”的基本流程进行。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学院配备导师相结合,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院发给聘书。

2)导师个人申报后,由导师制工作小组审议,批准后备案;

3)学生自愿申报导师,由师生双方相互选择。导师在同一届学生中招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4)导师独自承担本科导师的各项工作。

5)新生入学后,从第二个学期补考结束后启动选聘工作,期中考试前完成聘任。

6)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允许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中途更换导师,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导师。

2、与导师制配套的导生制

由同一导师指导的博士生、研究生担任,可协助导师指导学生。一方面可协助导师将指导工作精细化,另一方面利用导生与低年级学生年龄差距小、对学生需求理解强的优势,在导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有效的协助、联系和反馈的作用。

导生制与导师制配套,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便于人才的选拔和个性化培养。导生制用于辅助和完善导师制,导生不能代替导师履行其应有职责。

七、 工作要求

1、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对被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二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引导、大学生活适应和生涯发展辅导方面;三、四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指导方面,包括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

2、导师要及时了解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指导频率,视学生状态和需求而定。

3、为每一位导师建立工作档案,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导师要在《宇航学院本科生发展辅导档案》中按照规范记录指导过程并签字,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

4、定期开展导师经验交流与研讨,使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以推广等。针对一些重点案例和特殊情况,定期与辅导员、学院领导开展分析会诊工作。

5、学院鼓励导师前往沙河校区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指导工作,并为导师两校区往返提供便利条件。

6、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要注意:本科生导师不是研究生导师,可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但不要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

八、 考核与奖励

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档案,按照导师岗位职责要求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根据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合作与探索实践、身心健康与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指导情况,考核导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工作量计入KPI考核体系。对导师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比例约为本科生导师总数的10%。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专业职务晋升、岗位评聘、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

九、 附则

本方案从20xx级学生开始试行,逐步探索适合宇航学院本科生发展的导师制实现形式,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经验。

宇航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

20xx年4月15日

导师制实施方案9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南京路初级在ABC生本课堂建设”的总体设计,充分利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

2、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模式。

三、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位教师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将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作为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关键抓手,大力倡导“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全员育人模式,大力宣传“人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人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育人理念。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 6/11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导师制实施方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