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实施方案

时间:2025-11-13  分类: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导师制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师制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指导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快乐成长与身心健康,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全员导师制是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治理制度。实施全员导师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和家长的养育焦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职业生涯指导”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高一突出“养成”教育、高二体现“三观”教育、高三侧重“理想信念”教育”三个阶段的导航项目。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育人组合,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课程学业、社会实践、兴趣特长、生涯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帮助。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领导小组,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1、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主任:

成员:

四、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面向人人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将全员导师制工作推进作为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关键抓手,大力倡导“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全员育人模式。

(二)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坚持因材施教,基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依托导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适时开展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心理与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的个性化指导,增强自信、激发潜能,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强协同

坚持重点突出,强调导师尽职尽责、分工协作,落实育人的关键职责,推动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校内校外协同联动,为全体中小学生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五、实施要求

(一)树立一种理念

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

(二)明确三个目标

构建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匹配的教育阶段体系目标:

1、高一年级,注重“养成”教育。

2、高二年级注重“三观”教育。

3、高三年级,注重理想信念教育。

(三)落实基本任务

导师的工作内容设置三项基本任务,包括: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即:“三个一”):

1、导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家访,实现学生家访全覆盖,可以与班主任联合开展家访。

2、导师在开学前后、重要考试前后及学生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等关键时间节点,与学生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并及时开展必要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3、导师在每学年结束时,围绕学生本学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以积极肯定、正面鼓励、挖掘学生“闪光点”和提供成长建议为导向,双向完成文本材料及手册,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书面反馈。

(四)履行两项职责

1、成为“良师益友”。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2、做好“家校沟通”。导师要做好与所指导的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

在上述关键职责基础上,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到适合的教育契机,适时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等全面发展指导。

(五)实施三个步骤

1、师生双向选择结对子。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当导师,实行班主任首导制和科任教师副导制,原则是学科教师全员参与,音体美教师侧重艺体生,导师不足可由中层干部参与,每位导师与5-10名学生结对。

2、结合学生实际,师生共同拟定成长计划,共同制定工作方案;

3、导师利用有效时间、不同场合开展有针对性的“五导”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学习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六)建立五项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在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简介;成长纪实。

2、建立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一是每谈必录,导师每次统考前与统考后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或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要有记录;二是及时沟通,要求导师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导师应及时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作出相关判断。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做到有主题、有案例、有剖析,并提出诊断方案,指导个体实践。

5、建立创新载体制度。依托校内外资源载体,创新开展特色活动,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促进个性成长。

导师制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在深入研究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实效性差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创新工作方法,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德育导师制。

二、目的意义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一对一”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发展轨迹。

三、实施步骤:

1、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王xx

副组长:崔xx

郑xx


-->> 1/11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导师制实施方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