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0-23  分类:读后感
那个年代,真是可怕!竟有人吃人的事情出现。可这人吃人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并不注重人民的思想发展,才导致这种非人性的现象出现。思想落后的,这无非是吃了快肉罢了,这种人真是悲哀;思想不落后的,不吃人,自然也成了前者的口中餐,须时时警觉,处处小心,唯恐断送了性命,这种人一定也不是快乐的。

看看那个年代,再看看现在,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啊!

现在国家注重人民的思想教育,前一种悲哀的人不会在出现了。或者也不用担心被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例如:我在上学路上不用大人陪着,也不用提心吊胆,怕被别人一把抓住,去当做点心吃点;单独一个人去旅行,也不用担心由于吃人肉被别人取了性命,那种人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的。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们要珍惜,努力学习,不要浪费了这幸福的时光。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幸福。

《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篇7

都说鲁迅的文字像一把手术刀,褪去人的皮肉,只留下血淋淋的真相。却也像霹雳惊雷,将萎靡的思想劈的焦糊,直击灵魂。我在读完这些不加修饰的文字后,感到了苍凉的味道。

作者塑造出狂人这一形象,借疯子的口道出当时可悲的社会。疯子原本就是孤独的,他与大部分人不一样,所以那些相同的大部分人就认为疯子是不对的,是错的。我认为狂人虽被定义成疯子,可他确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清醒人。他只是没有逻辑思维,但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被时间证明了是正确的。他的家人一见他就关上房门唯恐避之不及;到被劝告的不能再吃人的人们恼羞成怒;最后狂人自己都是一个吃过人的人。至始至终,狂人都是孤独而又无人理解的。何其悲哀。像一个被关在屋子里的人竭力的呼喊,可所有的声音都被关得死死的,一丝都挣脱不出去。最终只能被沉重的房梁淹没。

整篇文章向人们传达的信息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祸害。吃人的人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做着丧失良知与禽兽一般的事。作者举了年代久远的两个例子来展示人性的真相,道德礼仪流毒之深。狂人努力的对身边的人劝告,但是没有一个人听进去。有些人不知道他们做的是错的,有些人知道却不以为然。觉得没有必要在自己这一代改变,向自己的祖祖辈辈抗争。他们都在吞噬着尚未涉世的孩子,腐蚀着有清晰思想的人们。虽然无知,却依然是泯灭人性。即便如此狂人还是抱有无可奈何的心态。让那个时代的人们不再吃人等于是让他们忤逆自己的父母,挑战传统。他们愚昧,所以可怜。狂人的父亲兄长也是吃人的一员,被自己的骨肉血亲残害是更令他无奈又愤慨的吧。

正如鲁迅所写的那样,有人抗争过,却都被所谓正义的人们扣上疯子的帽子,无家可归无人可依,最终自我了结。连狂人自己都不免吃过他妹妹的肉,而当他了解这点的时候正是他“清醒”了的时候。这一代的人已经被同化了,他相信未来是容不下吃人的人,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于孩子。却已有孩子被他们父母深入骨髓的病态思想所影响,未来怎样还犹未可知。结尾的那句“救救孩子”包含了鲁迅对那个社会多少的怜悯,令人悲叹!

《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篇8

鲁迅先生生活在巨变前夕的中国,那时的中国可谓是风云激荡。处于在旧时期社会的人,鲁迅先生十分了解当时社会的缺点。当时的文坛算是波澜壮阔,而鲁迅先生则是适应时代的变迁,向文坛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狂人日记》诞生了。

鲁迅先生抨击了当时“吃人”的社会现实,他借用“我”这一角色,描绘出了当时社会人性的丑陋和世界的残缺。文章中处处是晦暗,但在晦暗中也灼射着亮光,透露着激荡与高昂。真的是“吃人”吗?“我翻开历史一查,这个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觉,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每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文中表达了对封建道德的定义:礼教就是吃人!鲁迅先生从风人的思想中看到了可怕的封建社会,每层人民都被上一层人民所欺压,过去痛苦的生活,用讽刺的手法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批判。为此,鲁迅先生以狂人的思想与口吻无奈的呐喊,去救救自己的下一代孩子,不要让下一代的头脑与思想腐化,不要让封建社会侵害到下一代,生活在“吃人”与“被吃”的世界里。

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敢于在那样的时代勇敢的站出来批判社会的险恶。既然是疯子,就只能毫无在意的疯下去,虽然不知道前方的路应该怎么走,但跌跌撞撞的走下去……是鹿就总会有尽头的。

《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篇9

看过三遍《狂人日记》,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是拿着书囫囵吞枣般的看,第二次是发现了一点点的小端倪捧着书认真的看。而这一次是为了写这篇观后感,找来了资料,将《狂人日记》代入到当时社会背景中钻研。

先前为了消遣和打发时间,我不求甚解的翻完了这篇文章。因为看得不细致,文章又是以代入感很强的第一人称日记形式展开,我甚至觉得吃人这一档子事好像真的存在。尤其是最后那句“救救孩子”,看得我胆战心惊,细思极恐。

后来为解决我之前产生的疑惑,于是又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终于看出了它的荒诞之处,是的,它简直就像精神病写的日记一样。日记中一切,或许只是狂人的过度揣测,没有事实根据的臆想,连“赵家的狗,看他两眼”,他都觉得“怕得有理”,可见他确确实实是精神失常了。不愧是鲁迅先生,单单两句话就把我们带进了被害妄想症的精神世界里。

我真的害怕了,对于这篇文章,又好奇又惊恐,忍不住去回想,去琢磨,总想着要去弄明白那最后一句“救救孩子”是什么意思,它一定有更深刻的含义,只是我在读了两遍之后还没理解透彻。

这文章真就深奥得想让我把它团吧团吧咀嚼着吞下去,看看能不能让我对它理解得更深刻一点。于是我开始了第三遍阅读,带着查来的资料,一点点的细品。

“从来如此,便对么?”是啊,封建制度延续了千年之久,君主迷信、压迫剥削一直存在,那它便是对的吗?唐玄宗纵情享乐,耽于声色,最终酿成大祸,拒绝百姓留下反抗的苦求,抛下一切匆匆逃亡。而当他再次回到长安都城的时候,却收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唐玄宗这样毫无担当的行为,因为封建思想的荼毒、君权神授的迷信,愚昧的百姓就这样轻易地原谅他、追捧他。

狂人就是这群愚昧百姓中少有的清醒者,只有他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有了开始反抗封建制度的意识。但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这样的力量过于薄弱,最终会被“吃人的人”所同化或者消灭。因此,他在日记里发出了绝望的呼吁——“救救孩子”。

在当时的社会,绝大多数的人们都被封建礼教所侵害,“吃人”这一说指的就是愚昧的群众去打击迫害、清醒者。鲁迅认为,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他希望未来是光明的,希望有人来改变当时的现状。而孩子是最有可能没被封建礼教侵害的人,于是,鲁迅利用狂人之口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救孩子”实则救自己,救水深火热的当时,救前途迷茫的未来。

封建礼教已经戕害了很多代的人,在那个国家生死存亡尚无定数的年代,民族的未来不应再沦为礼教的奴隶。现状已无法挽救,“不少道理是教人死而非教人活”的封建礼教不应延续,这是鲁迅先生的希冀。然而,当我再看到文章开头,狂人近乎崩溃地面对孩子们的怪异的眼光时,我惊醒了。孩子的观念,到底还是来源老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等孩子们长大,他们将是新一批愚民,将会屠杀下一代孩子们的思想。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篇10

《狂人日记》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中国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特殊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内在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残酷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与反省意识。

小说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密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是来“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佃户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


-->> 3/3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狂人日记》400字读后感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