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上涨空间

时间:2025-01-04  分类:电子


目录

在分析AIAgent赛道之前,不如先跳脱出来,从整体上来看crypto在这个周期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比特币与币圈解耦(Decouple)


比特币的这轮之前几乎等同于币圈,购买比特币即购买加密资产,即认同crypto和去中心化。


然而在比特币现货ETF通过之后,从美国总统到上市公司,购买比特币,承认比特币的价值已经似乎占据了主流意见;但crypto的存在意义,特别是以太坊和Altcoins似乎并未因此而收到主流社会和资金的认可。


原因是复杂的。


最主要原因的是资产定位:比特币的定位被看作与黄金挂钩的另类资产,对冲通胀和超越主权货币的资产保值属性得到广泛认可。


而以太坊和其他山寨币,在华尔街老钱眼里仍然是没有成熟可持续商业模式的科技meme股。但相比于英伟达,微软,Amazon这些有用户有产品有需求的硬派科技公司,以太坊等币圈小弟的估值不低,回报弹性也不够,资产配置角度是属于风险收益比极低的资产。


如下图所示,以太坊的SharpeRatio要低于Meta,Google等科技公司。而比特币的SharpeRatio则仅次于这个周期超神的英伟达。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个宏观的利率和货币的宽松程度仍然不能和上一个周期的疫情大放水相提并论,叠加上AI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crypto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不足。道理很好理解,总共就这么多钱,花在了买AI股票和GPU上,就没法买山寨币和以太坊。


美元M2货币供应仍然未恢复到2022年高点(数据来源:CEIC)


币圈内循环生态极大的不平衡(Imbalance)


既然币圈吸引场外资金的能力不足,那么场内的资金是否能够撬动足够的购买力。


我们粗略的用稳定币的总量+合约持仓量估算场内资金的话,不难发现当前场内资金的总量已经远超上个牛市。但除了BTC外,大部分山寨都没有新高。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的根源在于供需不平衡。供给端是大量的极高估值融资的新项目,这些新项目大部分并未找到产品的实际应用场景(PMF),也没有多少真实用户。


这些项目之所以会存在来源于22年牛市,币圈vc的过度融资。由于币圈VC融了太多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数以5年为限,3年左右投资+2年退出期,基金为了完成投资任务而忽略项目质量,疯狂进行投资出手布局。


那么谁来为这些项目提供买盘呢?


此前的退出渠道主要是中心化交易所,但中心化交易所在FTX事件后成为了众矢之的,鹰酱的长臂监管让中心化交易所苦不堪言,不仅担心被罚巨款,还要担心创始人被关监狱的风险。如此一来,中心化交易所的目标会发生转变,从拓展用户,提高交易量,变成了获得利润。


以拓展用户为导向的交易所必然要向用户让利,包括压低新项目估值,分享早期项目参与机会(IEO),以及一系列线下场外拉新拓圈的活动。


在监管重拳下,交易所一方面收缩了线下和地区性的拓展拉新,另一方面也主动或被动地停止了类似IEO等让利业务。这样也导致场内的需求和买盘增长的动力不足。


AIAgent相比Meme币有独特优势


众所周知,币圈的核心应用场景是资产交易和资产发行;而每个牛市只有让用户参与到资产发行和资产交易的新模式才能产生财富效应,进而引发圈内资金加杠杆和圈外资金入圈的牛市现象。


但是在场内项目高估值,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前提下,Meme币成为第一个破局的赛道。


Meme以其无VC融资,公平发射为特征,以低市值快速暴涨的模式产生财富效应,并且带动了资产发行(pump.fun)和资产交易(Gmgn,TGbot)的新赛道。


Meme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其没有任何实际用途,这种金融的虚无主义可以解构VC做局,也适合IQ50和IQ150的少数crypto用户。对于大多数IQ100的从业者和机构来说,参与的难度还是太大了,很难想象你跟基金的LP解释要投资Moodeng的原因是太可爱了,而卖掉Moodeng的原因是它长胖了不可爱了(Istilllovemoodeng)。


但AIAgent可以凝聚大多数人的共识:跟基金LP,可以讲投资AI基础建设的故事;跟IQ50和IQ150的Degen可以讲链上meme和金狗的逻辑;跟IQ100的crypto从业者和币圈VC,可以讲投资AIAgent赛道项目的逻辑。


总之,AIAgent是这个周期web3行业的最大公约数。


我是怎么看AIAgent项目的


IQ100应该怎么看AIAgent- DappAgentApp


IQ100是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币圈从业者和投资机构,所以先来以我熟悉的投资框架来分析AIAgent。


我认为,对于币圈的投资机构俩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AIAgent重塑了crypto的上下游产业链和估值逻辑。


通过2017-18和2020-21两波币圈牛市,区块链项目的产业链和估值逻辑逐渐成型:


底层公链;市值天花板为以太坊,当前市值4000亿美金;龙二Solana,市值大约是以太坊的1/4,未来可能到1/3甚至1/2;


中间层:如预言机Chainlink,全流通市值200亿美金,约为以太坊的5%;


DeFi等基础协议,UniswapFDV市值130亿美金;AAVE大约50亿美金市值;分别是以太坊的3%和1.25%;


而DeFi底层的逻辑是基于智能合约(SmartContract),智能合约的功能限制也限制了币圈其他应用的创新。


而现在将AI纳入区块链底层的技术栈之后,AI层成为与智能合约并行的技术底层,即所谓全链Agent层。(Fully-onchainAIAgentLayer)。


图片来源:(https://x.net/karsenthil/status/1874471383066984706)


这也能解释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AIAgent之前的AI项目没能引领新的叙事,因为无论是以代币激励共享GPU、Data、数据标注等项目,都仍然是把区块链当作一个激励层,并没有跳出智能合约应用(DAPP)的范畴,而AIAgent的应用则是在区块链底层和链下数据之间作为粘合剂以及更好的UXinterface存在。(参考https://x.net/jolestar/status/1872935141326373237)


那么我们基于这个逻辑来看估值,如果DeFi的头部中间件Chainlink能够占5%的以太坊市值;类比AIAgent的Framework的话,我们大胆假设AIAgent的头部Framework也能占5%;目前ai16z的市值大约25亿美金,还有8-10倍空间;这里以ai16z举例,当然也可能有其他更好的Agent框架出现。


而类似Virtual自带framework的发射平台则相当于Chainlink+Uni,Chainlink+Uni目前市值是330亿美金,Virtual50亿美金计算则还有6倍空间。


Freysai(FAI)有点像AAVE,低调但deliver的产品质量极高,AITEE的verifable应用也会成为未来AgentApp的标配,市值天花板是以太坊的1.25%-3%,对应50到100亿美金。


其他的头部对标类似Spore相当于上个周期的算稳或者Launchapad,aixbt类比DeFi的聚合器1inch等,下限是10亿美金估值,上限看行情发展。


其他的AI项目可以自行对照,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IQ100应该怎么看AIAgent- 如何改变币圈内卷生态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上涨空间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上涨空间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