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如下图: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六、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2、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又叫“三心等高”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U=f不成像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
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3、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七、各种仪器设备的成像情况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
4、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6、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7、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8、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2)、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
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
“-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
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物态变化:
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蒸发的快慢的影响因素(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
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包含哪些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包含哪些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