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校联系。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留守家庭作为重点)。每月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对家住城区的学生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3、谈心汇报。导师每学期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四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
4、导师会诊。年级组定期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一)导师考核
1、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导师的工作情况记录相关表格,向年级部主任、班主任、结对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实效,期末对导师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
2、量化考核包括:结合导师完成指导工作情况、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以及案例或论文上交情况,“导师制”工作小组进行评价考核及反馈。
3、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合格、待改善三级。
(二)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导师制”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单项制度,负责项目的开展和具体实施及保障。
2、赋能保障
(1)专家讲座
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学、生涯教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水平和指导能力。
(2)专题论坛
定期导师制工作专题论坛,通过案例分享、互动反思、总结经验,形成导师经验案例资源库,为青年导师提供可借鉴经验,为后期推广辐射打下基础。
(3)教考一致
“双减”之下,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难度,严格控制考试、测验次数及科目,不随意增加考试难度,不对考试、测验成绩进行排名,采用百分比区间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反馈学业情况,为我校全员导师制实施提供支持性环境。
3、激励保障
每学期总结评价过程中,对导师进行表彰鼓励,并作为师德考核和教师发展性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各类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推荐。
希望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科教师育人功能,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家长教育焦虑;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成长、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增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效能感和胜任力,增强教师育人工作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在深入研究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实效性差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创新工作方法,从本学期开始实行德育导师制。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一对一”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发展轨迹。
1、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王xx
副组长:崔xx
郑xx
组员:刘xx
汪x
张xx
肖xx
姜xx
2、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
(1)考虑到此项工作刚刚起步,宜小步慢进,故要求各班被辅导学生在5人左右。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主要是家庭特殊的学生(单亲、重组等)、家庭贫困的学生、30%的学生等。
(2)班主任先从本班中挑出5名辅导对象上报年级组长,再由年级组长班主任集中任课教师进行挑选,采用“摘牌制”。
(3)班主任调查并填写被辅导学生的基本情况表。
(4)政教处汇总全校结对情况,公布结对名单。
1、明确职责: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把学生造就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
2、建立德育导师制工作制度
(1)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2)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3)谈心与汇报制度“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活动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估。
1、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切实提高对“德育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将建立实施“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2、及时总结经验。“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因此,在试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大家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经验。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借鉴、整合以往成功经验,使导师制更具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鼓励年级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切实可行、具有年级特色的操作办法。
(1)制订方案,组建档案。(10月底)
(2)11月中旬,导师家访辅导对象一次。
(3)期末考试前的心理疏导。(12月中下旬)
(4)寒假“心连心”家访。(1月份)
(5)及时做好资料、台帐的整理,成果搜集。本学期进行一次专题总结。
附:德育导师职责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2、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讲文明、有礼貌、尊师爱友的优秀品德。
以上就是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导师制实施方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