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了信心、友爱与希望,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期待本届冬残奥会为世界展示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他怀着热切心情观看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感谢中国再次为世界呈献一场完美的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相信北京冬残奥会将激励全世界更多残疾人拥抱体育、超越自我。
出席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克罗地亚残奥会主席拉特科·科瓦契奇说,开幕式非常成功,各项组织工作非常好,冬残奥会各项设施、条件也非常好,有很多非常友好、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相信北京冬残奥会必将成功举办。
阿根廷参赛运动员恩里克·普兰泰说,开幕式充满了创意和细节,表达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包容。普兰泰表示,残疾人同样能在运动中超越自我。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表达了包容性主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奥运栏目在社交媒体上向美国观众介绍了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认为“雪容融”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的勇气与毅力。
意大利安莎社报道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热情好客和包容的象征,这一吉祥物将世界多样文化融合成一个强大而热情的“统一体”。意大利代表团旗手贝尔塔尼奥利在参加开幕式后对媒体说:“开幕式太壮观了……真是不可思议。”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规划专业名誉教授基莫·索米说,他对中国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大型赛事的能力充满信心。残奥运动将人们团结在一起,让人们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共同未来一起努力。
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5
3月4日冬残奥开幕式,朱颖佳早早就来到鸟巢,迎接观众的到来。不久之前,也是在这里,她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观众进退场引导工作。但这一次,迎接的观众有所不同——她所负责的8位观众都是残障人士。
朱颖佳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此时是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工作人员。她要与30多家观众归口单位联络,确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有陪同人员、是否需要提供轮椅或其他特殊服务,从而规划好残疾人观众座席安排、进退场预案,准备器械与陪护工作。
即使对于鸟巢观众席和走廊已烂熟于心,但开幕式前,朱颖佳仍不厌其烦地确认所有流线,还亲身体验残疾人观众的进撤场流线。从下车开始,一直走到鸟巢的看台就坐,观察整个流程是否顺畅。每次踏勘下来,要走3万多步。
3月4日刚过6点,朱颖佳就提前守候在11号电梯前。随着电梯数字的变化,电梯门缓缓打开,她迎接到了第一位残疾人观众。从电梯到看台,一路上她和陪同人员确认流线及时间,确认观众的身体情况,指引观众和陪同人员到指定位置,然后再返回迎接下一位残疾人观众。开幕式当晚,她将自己所负责的8位肢体残疾人观众顺利送达看台,临走时还反复嘱咐每位观众及其陪同人员,如果需要提供帮助,可以随时联系她。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看台多了一位残疾人观众,朱颖佳沟通得知,原来他们是好朋友,想坐在一起观看,于是朱颖佳及时协调座椅,不仅满足了两位观众的需要,还让陪同人员也有地方可坐。
一直忙到5日凌晨1点,朱颖佳才回到办公室。开幕式观众进撤场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朱颖佳和伙伴们又立即投入到闭幕式的准备工作当中。朱颖佳说:“我很幸运能在现场见证,并且参与其中、奉献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6
我们遇到的是身体有残缺,可能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演员,而我恰恰在这种不完美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美。因此我们这一次也放弃了很多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编排方式和表现方式,选择了向内心寻找,去挖掘每一个生命给我们带来的鲜活能量和温暖。林辰这样给动静记者说起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节目表演创意。
林辰是贵州凯里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会徽展示节目的导演组长。
以世界有你就温暖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3月4日晚上开幕,在开幕式30分钟左右的节目表演中,会徽展示环节占到了13分钟,采用了从未在开幕式上出现过的戏剧表演形式。
会徽展示向来是开幕式上凝聚创意令人期待的环节,也是每一届导演组都要拼想法的地方。林辰介绍说,表演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要在一万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做戏剧的表演、哑剧的表演,我们需要把它的内容点无限地放大,否则观众就看不见。这其中还有一个需要磨合调整的问题,就是我们有很多参演的残障朋友都是素人,在镜头前怎么向观众传达他们自己本身的一个模样?刚开始会比较担心我们这些残障朋友内心会不会有抵触的感受,但在排练过程中发现他们完全的配合,而且很愿意展现自己,那我就去打磨他们愿意展现而且很有信心的那个部分。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残疾人演员占比30%,排练过程中,他们要克服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难。到后期的排练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有时候连续很多个晚上的节目合成都要排练到凌晨四五点,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都十分辛苦。很多的残疾朋友是坐着轮椅参加排练,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他们身体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去表达和表现这个节目,他们从来没有一个人跟我抱怨过很苦很累。林辰说。
说起家乡贵州,林辰一脸眷恋,我的记忆我的味蕾都有浓烈的贵州情结,我也很热爱贵州这片土地。我在这十多年的创作过程中,很多的作品、舞曲都是为贵州创作的,所以我对贵州的文化艺术也比较了解。我们如何讲好我们自己的贵州故事和我们贵州文化?也是要更多地向内寻找,去寻找文化上的根,去寻找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涵。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很愿意为家乡再做更多的事情,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7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式开幕。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96名运动员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小项的比赛,是我国第六次参加,也是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女运动员郭雨洁、冰球项目男运动员汪之栋担任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一起回顾开幕式上这些精彩瞬间,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
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是一名视障运动员,两届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这个1978年出生的东北汉子,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的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光明和右手食指第一节,后来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他再次被发现,重启了运动生涯。
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主火炬点燃的第一时间,记者现场采访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感受,他表示:这次主火炬点燃的用时,大大超出了排练的预期,导演控制台所有人都非常紧张,一度担心火炬手李端出现方向感偏差而失误,当在全场观众的齐声“加油”中,视障火炬手李端成功点燃主火炬,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动、欢呼。
这是属于残奥的历史时刻,不懈的追求与努力,是真正的伟大与感动。
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8
以上就是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