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于丹老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我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个人心得三
于丹教授以古代悍匪孝敬母亲为例,说明古人在教育孩子时所通过的家祠、家训、门风方式,让孩子从小能够明理,只有让孩子从小树立起孝敬父母的思想,才能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
现代社会隔代教育,是一些孩子永远生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爱之中,从而导致了孩子遇到问题推卸责任、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家长在生活中应以通过善意的谎言劝导老人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自立、不推卸责任、独立自主。 孩子在生活中的教养,体现在和同学们集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自我纠错,遇到意外事件不推卸责任,不指责别人,能够意识到那里是自己的错并主动的承担起责任,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勇敢坚强的性格。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各方面都优秀的全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孩子在无形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过早的陷入了矛盾之中。
给孩子创造信念是家长的责任,不能让孩子离开父母无所依托,要把信念传下去,让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理念去影响孩子,才能锻炼孩子在离开父母在社会上能够独立自主,判断什么是对的,应该去做,什么是错误的,不应该去做,这方面家长应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让孩子从小有保底的意识,不能让孩子什么都得拔尖,如:要求孩子学习第一,成绩第一,比赛第一,无论什么都要孩子去竞争第一。如果失败,没有得到第一,孩子就陷入不能自拔,容易走向极端。一个人保底比拔尖好,让孩子意识到在学习和竞争中保底其实比拔尖好就行,远比孩子将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实现目标就撂挑子好。教育孩子学会平常心对待问题,在失败面前,不去走极端,而能用自己失败的教训再去帮助别人成功。逼着孩子当第一,容易让孩子走极端,让孩子平时在家就学会受委屈,在外才不会受委屈。
用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去用爱的方式感化他人,孩子看到父母劳累时,用糖水让父母喝,这是孩子通过糖水来减少父母的痛苦,也是一种用爱的方式来感恩父母,父母应该给孩子些赞许,孩子懂得用爱的方式来感化他人时,将来到社会上就不会冷漠、行为冷酷,无视他人的存在,从而幸福的能够融入社会,懂得如何和别人友好的相处。
教会孩子和他人相处的同时,也要让孩子面对社会上各种的诱惑而不去上当受骗,这还是要让孩子有保底的思想,把常识给孩子交足,孩子在面对诱惑时,才不会惊慌失措,才能够抵御住诱惑,识破骗局,从而不去上当受骗,教育孩子多掌握些社会常识,才能更多的了解社会。
孩子会对家长的命令会表现出很多反感,尽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家长要思考一下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如:别人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会表现出不听话的。对于孩子不听话的处理也要分情况:如果一般问题,可以由着孩子的意愿来做,不然过多限制会抑制孩子天性发展。对于安全、品行方面的问题要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总之,通过学习家长平时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把生活常识、道德常识、礼仪常识、社会常识多教给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习惯就能够培养起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个人心得四
今天是20_年1_月_日,双十二,我和儿子一大早就起床了,不是疯狂购物,而是一起观看于丹讲的教育节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并且从中学到了许多,解决了我们困惑已久的难题。
每个家庭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现在不比以前了,只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就够了。现在的孩子,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习各种技能,怎么优秀怎么来。现在小孩压力大,大人压力大,感觉都是在比较中生活着,真的是印证着于丹老师说的这句话:生与死是确定性的,其余的都是不确定性,兴趣班是为了提供不确定性,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
大人的行为也影响着孩子,所以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好的榜样!
孩子之所以优秀,肯定是培养出来的,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离不开家人的培养,做人到做事,以后会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鼓励,充满着正能量!孩子是乐观的,以后对待任何事情都会以乐观态度去处理。
关于分数方面的问题,做家长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好的分数出来,没有考个好的分数出来时,就对孩子说:“怎么考个这个分数回来了,你看看别人,都比你高”。虽然心里想不应该这样说孩子,但这话还是藏不住,脱口而出。看了于丹的节目后,知道自己这样不好,要正确引导孩子慢慢进步,切不可一步登天。
关于孩子自身安全的问题,在学校,老师教了一部分,其余的作为家长也应该尽到责任,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怎么办?怎么去处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
作为家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人只要活着,就得学习,学无止境!
今年的双十二,让我们的心灵收获满满!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个人心得五
在上大学前就听说大学要开设心理健康科,于是我就一直在猜测,心理课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老师会给我们讲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呢,是不是社会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这一类听起来很高深的课程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上了第一次心理健康课。四个班的同学们一起在 一个大阶梯教室里上课,气氛跟高中的时候很不一样,教室里回响着 老师扩音器的声音,感觉上课的气氛比高中要轻松很多。同学们对这门课程都不了解,但是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下,教室里变得很活跃,同 学们都很激动,积极的讨论起来。老师跟我们讲了很多心理学上的有趣知识,比如情商的高低和智商的高低对人以后的发展的影响大小。
心理健康课与大学生活也息息相关,比如谈到的大学生宿舍关系,现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大学宿舍里寝室之间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生惯养,从没做过粗活,家里的人都围着他转,说白了就像小皇帝一样,到了大学以后,在宿舍里没人围着他转没人听他指挥,没有人帮他做任何事,这个重大的转变就会使他突然变得很不适应, 而这时候心理的调节就十分的重要。有的人在初中高中的时候一直是学校里的好学生,老师眼里的宝,天天被老师表扬着,被同学羡慕着,难免会心高气傲,自大起来,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在一个层面上,自己就是要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没有人崇拜自己了,没有一群人来仰 望自己了,心里的落差不是一点点,而在宿舍里还是自认为高人一等, 一副不屑与别人为伍的模样,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远了,如果再加点 儿坏脾气,就会被大家排挤,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宿舍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生活习惯的差异。宿舍的室友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块儿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的人一个月不洗澡,有的人每天半夜煲电话粥,有的人特别自私,一点儿东西都不让别人碰......这些久而久之都会成为引起矛盾的导火索,但其实只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用为别人着想的方式,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大学其实是个小型的社会,每一个人在大学的生活就是在模拟着以后走入社会的生活,在大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以后走入社会能够如鱼得水的基础,也是在走进社会之前提前的演练,所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现代的“微表情”知识。微表情是指人在极 短的时间内所作出的表情,这个表情反映了人的真实情绪,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捕捉,而这个微表情多用在刑侦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微表情我们也能够知晓对方的真实情绪,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真实 的交流。
心理健康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人处在社会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需要经历,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打击之后变得更强,有的人永远悲观,所以他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在每次挫折之后都暗示自己“我能行” ,所以他终将成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的乐观的态度,才会将你引向成功。
以上就是2022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2022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个人心得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2022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微课观后感个人心得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