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学生备考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复习的力度和广度,将所学知识梳理明白,并且记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制造大屠杀:
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以上就是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