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27.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28.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30.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3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32.激素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33.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34.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35.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双循环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6.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37.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38.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39.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40.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41.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2.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3.血液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4.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人类的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45.在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经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佝偻病缺钙,贫血症缺铁。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以上就是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