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7-21  分类:总结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为你打开一扇门》要点

中心思想:

课文用散文的语句,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1、题目中“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和文中第2段的“你”指的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青少年读者”。用“你”好像作者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重点段落理解(第4段)

(1)“形象的诠释”是什么意思?(关键词是“诠释”)

用生动的形象来解释、说明

(2)“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因为。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3)“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从语意角度入手)

不能。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4)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解人生意义的人。

(5)“很多人的共识”是什么?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重要的途径。

(6)这段文字是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的?主要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掌握层次结构及内容)

四层:

①第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

②第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③第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

④第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7)从表达上看,这段文字属于议论性文字。在阐述文学与人的关系时,明确表明了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引导青少年读者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3、句子赏析

(1)、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深入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益处。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此句句式整齐,由实到虚,“一种”和“积累”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富有表现力。

《繁星》

中心思想:

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作,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1、第3段是全文的重点,状写“我”在柔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前四句写“仰望”,第5——8句写“欲睡”,第9——10句写“沉睡”。

2、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你认为“沉睡着”与“觉得”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初一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