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1)原因: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朝鲜战争后,美国推行扶持日本政策。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开心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表现: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80年代中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80年代下半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领导权,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1991年底,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_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要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制度,我们要充满信心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以匈牙利改革较为突出。通过改革,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2、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3、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4、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_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12课亚非拉国家的奋起
亚洲、1、1947年,英国_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实行印巴分治。
2、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埃及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仅1960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5、七八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深入发展。1993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统治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拉美:6、1959年,古巴武装斗争,_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_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1、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2、“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随之结束。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2)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第1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
1、20世纪_十年代中,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成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WTO)正式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3、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今年是第八年担任初三历史教学任务,觉得肩上的担子似乎重了一些。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向别的老师学习,我得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下面我就谈谈本学期我的教学计划。
一、坚持课前检测制度,及时掌握学生识记情况,予以督促。并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本子来完成课前检测。此本上必须有更正的痕迹。对于课堂检测做的非常不好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谈话沟通,以尽量保证每个同学不掉队。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学管理力度。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课堂优质的坚强保障。从管理着手,整顿课堂秩序。让我带的班级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促进教学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三、要求学生多动手。比如每节课会针对本节课提出一系列问题,留给学生看书时间,自己作答。对于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我会做以解答。最后再进行拓展。这是在暑期学习当中学到的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教给学生,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内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成就感。
四、每单元完了会有知识体系表,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单元知识框架。方便学生进行复习。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体系表的内容并妥善保管,以备期末考试用。体系表的内容必须上交检查,以保体系表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五、分成8个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责任制。组长负责收取作业本,检查背诵情况,并进行小组比赛。评出优秀组长和优秀小组。小组组长负责制定一个学期背诵任务表,人人过关制,要求每完成一个背诵任务,打钩一个。对于一直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单独进行教育,单独背诵。确保背诵质量,确保考试质量。
以上就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我会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一切为教学服务。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性。相信,本学期一定会考出优异的成绩。
以上就是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