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怎么写

时间:2022-07-14  分类:总结

《苏东坡传》以苏轼的一生为主线,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角度解析了苏东坡的传奇一生和他至高无上令人惊叹的品性,让我感触颇为深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怎么写1

“他是道地的中国文人气质。佛家否定人生,儒家正视人生,道家简化人生,这位诗人从他的心灵见识中产生了他混合的人生观。”而这位诗人就是林语堂先生笔下的人物——苏轼。

《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福建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当他在1936年全家赴美的时候,他带上了许多记载了苏轼的文献以及苏东坡先生本人的亲笔。他心中早已就想写下此书,来纪念苏轼。可见苏轼在他心中的魅力。

林语堂笔下的苏轼生性是急躁的,“如蝇在食,方吐为快”;是大度的,“君子相决,恶言不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番性格使他结交了许多好友。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大难临头。皇太后,太皇太后,都纷纷为他求情。那时太皇太后身患重病,神宗想向天下祈福,而太皇太后却拒绝了。她说:“我不需要你祈福,只要你放了苏轼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太皇太后对苏轼的眷顾。可当时北宋正处于变法关键时期,而变法也是为了大宋提振经济,神宗不敢与发起者王安石挑起事端,只能放了苏东坡但却贬了他的官职去了黄州。可苏东坡没有因此畏惧,他一向乐天的精神使他愈挫愈勇。这便是苏轼啊!

苏轼的文章至情至性,有血有肉。他告诉了我,一篇文章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辞藻是否华丽,句式是否优雅,而是在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这点使我受益匪浅。

同时林语堂笔下的苏轼也是一位非常真实的人。他用佛教感化女鬼,用文字乞求上苍。他一生好“道”,从小就受其影响,还有记载说他幼年时与老子在梦中相遇。在他游历四方时,他还为各道馆撰文。他与百姓一起共赴天灾,受百姓爱戴。

苏轼并不迷恋官职,他只是希望为国家出一份力罢了。杜甫,辛弃疾,陆游……多少爱国诗人用笔宣泄情感,写下沉郁忧愁的文字。可苏轼不同,他不是愤世嫉俗的,他在处事中发现了人生繁复的种种。秉承坚韧的性格,使他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势。

有人说,黄州是苏轼的终点,却也是苏东坡的起点。苏轼是属于宋朝朝廷的,而苏东坡是属于他自己的。正是因为他明白了那些令人心寒的道理,所以他才会一鼓作气,满腔热血。他写词,只是为了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他写文章,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看法;他写书法,“我书造意本无法”;他绘竹,竹即为他,在逆境中拼搏,不屈。这就是苏东坡啊!

我曾认为苏轼是一位卖弄风骚的墨客。只会为国家大事哀怨,为儿女情长不知所云。可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让我从东坡的每一个字眼中看到了积极向上,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这千千万万份力量,汇聚成了一位大写的东坡居士!

《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怎么写2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词最出名,其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最近我在诵读他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他是无数人仰慕的大才子,其作品千古流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确实,他是一位天才,他的文章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争相传诵。他因文章而惹祸,他的政敌因他的文字对他羡慕妒忌恨,制之于死地。他不仅在文章诗词上,还在书法与绘画上开创了新局面。在各个领域大放光芒,我想起一个人,弘一法师李叔同可与之相比。

苏不仅富于感性,而且非常理性。他既热爱自然,纵情山水,又谈佛论道。他的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总少不了一些奇特朋友相随,谈经论佛,他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读他的《赤壁赋》,在数百字的短文中,你能体会到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他的后半生在流放中度过,在一个地方没有呆到三年,离京都越来越远,远到海外蛮地。“苦难让人成长”,残酷的生活造就了一代文豪,他是一位乐天派,他把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付诸于诗文。文字成就了他的伟大。

他为人所爱的不仅是才华,豪爽、正直,这些品质更为人所喜,但是作为政治家,这些品质注定他会失败的。他不喜官场,也不为官场所容。无论是他的政敌王安石等当权,还是他的“同党”执政,他的正直的言论让人不安,最终他只能远离政治的中心。

可是他又非常热爱他的人民,只要有机会执政一方,他就把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比如治理黄河,建设西湖,林语堂说他是火命,在他的执政生涯中总与水对抗。在杭州他为后人留下了西湖美景,他是一位离不开大自然的诗人。既陶醉在自然的怀抱中,又与老百姓生活在一起,这样的长官人们能不被喜爱?

月夜当空,他最喜的是与人夜游,没有文友相伴就与百姓纵谈。在蛮地与百姓聊天,没有文化没关系,他说,谈鬼故事也行啊。于此,我读到一种深深的孤独。

他是一位乐天派,在海南蛮荒之地,他忍受着热带的高温,艰苦的自然环境也没有征服这位老人,他永无止境地探究着生命的乐趣,他亲自酿酒,还学瑜伽炼仙丹,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他的朋友圈遍及各个层次。皇上皇后对他尊敬有加,老百姓也把他当作自己的父母官,当他入狱时,当他流放时,万人空巷相送;当他到达某地时总有许多人在岸边相迎。怪不得人们总是乐于谈论他的故事,他就生活在人民中间,在位时他时时为百姓着想,即使下野也想办法影响当政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苏东坡传》读后感,《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怎么写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苏东坡传》读后感,《苏东坡传》读后感心得怎么写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