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10篇)

时间:2022-06-14  分类:总结
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7

3月31日8:30到9:30,我参加了“拯救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我心想:扬州和123个城市同熄灯一小时,这项活动该是多么环保、多么有意义啊!

晚饭后,我就拉着妈妈要出去散步。我们先来到了运河边,那时是8:20,和往常一样,沿河边的弥红灯闪亮闪亮的,很美。走着走着,我发现桥上的彩灯突然暗了下去,我才发现已经8:30了。我们又来到了文昌广场,我看见文昌阁的宝塔上一片漆黑,像一个高大的柱子,周围的花草都默默地低着头,像摇篮里的宝宝睡着了。再看看那沿街的路灯,都挣一只眼闭一只眼打瞌睡呢。路边的垃圾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大家都在“拯救地球”啊,路边门牌的灯箱都不亮了,居民楼里也只有星星点点微弱的光……

今晚,多有意义啊!这一小时,虽然光线很暗,但这种暗,是环保的暗,我们更该好好珍惜的。这次活动增进了我的环保意识,我们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超越这一小时,做更多对地球有益的事。

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8

晚上8时多,这个通常被家家户户的灯光照得明晃晃的街道比往常暗了许多,只有橙黄色的路灯光照在地面上。对面大楼里的灯光也都不知了去向,只有几家窗户中隐隐透出烛光。停电了吗?不,这是“地球一小时”活动。 “熄灯一小时,这一定会很有趣的!”我注视着在绞尽脑汁想着安排的父母,自言自语道。我瞄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还有10分钟,又朝窗外一望,几乎所有的窗口中都透着日光灯乳白色的光。秒针一点一点在移动,“啪”地一声,亮堂堂的客厅一下子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我又一次朝窗外望去,这一回,街道没有了窗户里透出的光来照耀,明显暗了许多。 妈妈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慧慧,到阳台里来吧。”

可这一切却是只听其声,不见其影。我循声走去,只听“咣当”一声,一个塑料瓶子被我撞翻在地,我眼前一片漆黑,只得凭借着自己的感觉捡起瓶子,继续向前走。平时那间进进出出不知多少次的客厅,我也走得磕磕碰碰的。失去了电,人们有多少麻烦啊。正想到这儿,我的手竟不自觉地伸向了电灯的.开关,忽然我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这不是半途而废吗?我不能这样做!”我坚定地对我自己说,伸回了伸出一半的手。屋外连一点隐隐约约的灯光也透不进来,尽管我的眼睛有些适应了环境的黑暗,可我还是时而碰了几下茶几,时而撞上了沙发,时而又与墙壁来了个“亲密接触”……还没松一口气,我的裤子又不小心蹭上了灰。

终于,我“伤痕累累”地来到了阳台上。 阳台里的小桌子上早已放上了一支点燃的蜡烛,那橙色火苗被风吹得左右摇摆,可无论它再怎么放光,也不能胜过那电灯,虽说一家人其乐融融,但缺少了电——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生活还是不方便极了。电视,电灯,空调,家用电器都无法为人们服务。

可如今,地球因为它而不堪重负,高烧迟迟不退了。 9时30分,外面的灯光又一次亮起了,但我却没有像刚才那样急切地想去开灯了,因为我希望再一次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人类的母亲——地球降一降压了。

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9

这个周末我一回家,妈妈和姐姐就告诉我,星期六也就是3月27日有一个特别的活动,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活动要让我也参加呢?原来是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在星期六晚上的8:30到9:30这一个小时全球特地的人们都要自动自发为了我们的地球熄灯一小时。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熄灯一小时有啊?于是妈妈把报纸递给了我,要我自己看。原来,在_的今天我们地球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灾难,这阵子西部地区的干旱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和我年纪一样的小朋友,都不能和我们一样一起去上课,反而和家长一起去找水,提水,完全没办法去上学了,当时我看到这个报道我就很难过,然而熄灯一小时正是为了绿色我们的地球而展开的活动,如果我们每天少用电源,节省水源,就能节能省炭,造福我们的地球,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希望。

终于到了星期六晚上的8:00,我早早把自己房间的灯关掉,然后把客厅,厨房的灯也都关了,这时候,姐姐洗澡出来,看到家里一片漆黑,她没生气反而夸奖我,“你已经开始参加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了吗?”我开心的点点头,于是我们全家人搬了椅子到了阳台靠着外面的亮光,一起聊天,平时我们一直上学,上班,很少能聚在一起聊天,我们聊的很开心,一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我看了看窗外,对面楼很多灯都亮了起来。原来9:30到了,活动已经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睡觉。

这个周末我很开心,因为我参加了这个活动,为了地球做了一点点微薄的力量,以后我也要节能省炭,为地球出更多的力量!

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10

八点三十分,关灯了。屋子里立刻被黑暗笼罩,没有了灯光,一切繁杂的东西都从眼前消失,心里却有一种少有的宁静与轻松。

片刻的茫然后,从窗外射进来的微弱的光线,我可以隐隐看到儿子的脸。我问儿子:“做什么呢?”没有了网络,没有了电视,没有了漫画,也没有了报纸,我们做什么呢?

其实,我小的时候,夜晚就是这样的黑暗中度过的。我提议,我们一起偎在床上,吹口琴吧。儿子欣然答应。

舒适地躺在床上,父子俩靠在一起,这已经让人洋溢着幸福了。

我们拿起口琴,儿歌,民歌,国内的,国外的,一首首,时而吹得抒情,时而吹得欢快,高兴的时候,我们还清唱一段。对我来说,都是很老很老曲子,“晚霞中的红蜻蜓”,“让我们荡起双桨”,“红河谷”,“苏姗娜”,“摇篮曲”,“握别”……,我和儿子都陶醉在那个心地单纯、充满向往的梦中世界。我告诉儿子,我的童年的夜晚,就是这么黑,这么静,却从来不缺少欢笑。

我和儿子还一起品读了罗大佑的“童年”的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地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些呢,作者不好好上课,却去注意到那知了,那蝴蝶呢?唧唧喳喳的粉笔反而闹得让人觉得单调无聊呢?“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儿子说,写的真好,写出了我的真正的感觉。

一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打开了灯。我问儿子是什么感觉,用一个词来概括。儿子说,是温馨,很温馨的感觉。我们每周都这样熄灯一小时吧。


-->> 3/3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熄灯一小时活动征文(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