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经过几天的培训,我收获很大,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产生了很多疑惑,下面就简单谈一下:
培训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青岛版教材的特点:精心选取素材,构成“情境串”和“问题串”,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串连在一起;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机地整合在“双基”的教学过程中,将评价过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位老师对每册教材的分析,让我对每一个知识点及他们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每一个练习题的把握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以后自己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次培训也解决了我的很多疑惑,如果再用多一些时间来答复老师们的疑问,少一些理论的东西我想会更好。
我发现青岛版教材对于知识点的呈现不是很集中,练习中新题型太多;表现在很多知识点分布在课后的自主练习中。练习题类型不集中,太散;也就是说,一种类型的题不是顺序出现,而是交错出现,这样学生做起来,容易产生解题方法混乱,而不容易掌握新知识。而且有些题的设计不合理,看似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是情景图却不符合实际情况。课本情境太本土化,有些情境脱离学生认知,本土化主表现在,课本的很多情境都是以青岛本地的一些风景名胜或是特产来引入新课,还有一部分情境,是以学生对青岛的情感引入的,那么不是青岛本地的学生就产生不了这种情感,学习起来就没有很大的兴趣。还有一小部分情境,专业术语太强,学生不宜理解。
关于0的问题。0表示一个也没有,也表示开始或者分界线。那么2-0=2、0÷3=0,0×3=0这三个算式的意义还大吗?是不是可以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数减去0得原数,0乘(或除以)任何数得0呢?学生都知道0不能做除数,老师给学生的解释是0做除数没有意义。那么0做被除数呢?把没有的东西来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就是如果0能做除数那么0能做分数的分子吗,也就是说分数的分子能为0吗?
我的观点是: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因此,分数的分子最小应是1而不能为0。
对立面的观点: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因为“被除数可以是0”,所以“分数的分子可以是0”。
试问:0除以5能等于0/5吗?
在五年级做的练习题中就出现过这样的判断题,那么到底分数能不能为0呢?如果不能为0,在以后学习分数的时候是不是要给学生指出这一点呢,或者在教材中直接指明?
今年暑假参加了本次教师全员培训学习,通过这短暂时间的网上在培训学习中我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素养。使我在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上得到了大量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更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
“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教学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不创新,个人素养不提高,这是难以胜任的。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总是用陈旧的知识和老化的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其结果必然是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以上就是暑期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暑期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