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志气,立鸿鹄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共产党人的志气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远大抱负,是“吾辈岂是蓬蒿人”的壮志豪情,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念。回望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只为实现“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跳出“舒适圈”,紧握“接力棒”,赓续先辈优秀的精神血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做志比金坚的中国青年。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担时代之责。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有骨气之人。当国家危机四起之际,骨气是红军战士“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无畏;当民族陷入危亡之际,骨气是革命烈士“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能丢”的不屈;当人民苦难深重之际,骨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定力。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用实际行动增强这份血脉相传的“骨气”,练就一身无惧风雨的“钢筋铁骨”,做百折不挠的中国青年。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底气,强爱国之心。底气是基本的信心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慷慨激昂的话语让中国和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的底气与自信,这份底气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自于上下求索的精神,源自于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时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用奋斗铸就青春底色,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做有所作为的中国青年。
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作为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我们当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直面艰险,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做时代弄潮儿。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书感悟四
“人间四月,万物清明”,在这乍暖还寒之时,明媚的四月天踏着细雨繁花、满目春景,如期而至。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在这个四月,有人不忘初心,“疫”往无前;有人不负韶华,坚守职责;有人不改本色,始终如一……一个个青年人,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昔日祖国精心培育的花朵,如今已然长成了国之“栋梁”,今年四月,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人间“芳菲”未曾尽,青春之“花”始盛开!
让我们的青春之花,像那丹心赤忱的葵花一般向阳而生。
“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在这片土壤,随万物生长……”《人世间》的这首主题曲,唱出了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温暖真情,也揭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的成长规律:正如葵花必须永远面向着太阳才能够生长一样,新时代的青年也只有始终面向着党的荣光、永远跟随信仰的指引,才能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保持充沛的奋斗动力。在这阳光明媚的四月,就让我们的青春之花像向日葵一般绽放,永远面向着理想信念的方向,向阳而生、逐光前行,心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暖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征程中“不惧人生沧桑”,书写下无悔青春的崭新篇章。
让我们的青春之花,如那芬芳馥郁的玫瑰一般瑰丽绚烂。
你看那盛放的玫瑰,可曾想到它在盛开之前,也曾经历过坎坷荆棘、也曾沾染上满身泥泞?玫瑰的一生,要经过发芽、抽枝、生长、酝酿……一年的辛苦打拼、四季的勤奋不辍,最终才能迎来绚丽的花期,绽放出属于它的光彩。花如此,人亦如此。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只有广大青年都能积极进取、奋勇争先,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能振兴。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在这万物复苏的四月,就让我们的青春之花如玫瑰一般含苞怒放,用担当实干让梦想的种子开花结果,用实际行动践行胸中的初心和使命,尽情地绽放出奋斗的光彩、展现出青春的芳香。
让我们的青春之花,似那傲霜斗雪的寒梅一般挺立潮头。
温室里的鲜花,看似娇艳欲滴、花红柳绿,但是一经风吹雨打,便会“原形毕露”、枯萎凋谢;峭壁上的劲草,纵然没有鲜艳的花蕾、没有欣赏的观众,但在那绝壁天险上的孤傲、在那暴风骤雨中的狂舞,便是最绝美的风景。曾经有人认为,新时代的青年是“温室里的花朵”,是“蜜罐里的孩子”,经不住风雨、受不了考验,但当疫情来袭、山火爆发、洪水滔天时,一双双稚嫩的臂膀、一个个挺拔的背影,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这春寒料峭的四月,让我们继续秉持心中的理想,发挥不畏艰辛的作风,以汗水实现梦想、用鲜血捍卫荣誉,做一枝“傲雪寒梅”,在风雨中展现出青春的不羁。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书感悟五
冬去春来,冰雪燃情,折柳相送。2月20日晚,在绚烂的烟火之中,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16天里,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15次手捧“绒耀之花”登上领奖台。这束永不凋谢的荣耀之花,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借“荣耀之花”非凡寓意,象征着坚韧、坚强、友爱、团结、胜利、和平。
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奇缘”落下帷幕,但“绒耀之花”永不凋谢、奥运精神永不熄灭。让我们再次回味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的闪耀时刻,见证“绒耀之花”绽放。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唯以汗水凝聚“拼搏之花”。
“凌波微步”“翊鸣惊人”,一批来自00后的新生代力量在冬奥舞台上大放异彩。当苏翊鸣的身姿在冰雪赛道腾空、翻转,凭借完美发挥一举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世界都在为他欢呼,但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为了拿到奥运参赛资格一年320天不间断训练;当谷爱凌在最后一跳毅然选择自己之前从未在赛场上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冲金,大家都纷纷感慨她不愧为“天才少女”,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她在备战冬奥的一年里每天训练长达12小时。我们看到的是赛场举重若轻、展现竞技之美的身影,却没有看到他们拼尽全力的付出与努力、汗水与泪水。勇敢、顽强、自信、乐观、正是这些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风貌的真实写照。广大青年干部当不负韶华担使命,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进取意志,以“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乐观精神,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工作态度,砥砺奋进、善作善成,在风雨考验之中锤炼本领,在急难险重面前奋勇争先。
以上就是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书感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书感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