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心得精选

时间:2022-04-21  分类:总结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把修身放在第一位的,严于律己更是广大中国青年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心得精选,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1

五四青年节,太太单位晚餐有集体活动,儿子自然也不回家吃饭。独自一人在家,便有了晚餐之外的一些感概。

青年的概念是一种模糊概念,随国家、历史以及社会政、经济、组织、文化等变化。联合国曾于1985年国际青年年首次将青年界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但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是14-44岁的人为青年。大概是从生理和心理成熟度上考虑的。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是14-34岁的人为青年。这大概是比较符合世界主流社会认知的综合界定,我国国家统计局采用的就是此标准。学生时代我虽然并不清楚这些标准,却本能地腹非共青团和青年联合会中的“高龄”存在。实际上,青年联合会的标准是18-40岁。共青团是双重标准,普通共青团员为14-28岁,担任领导职务者不受此限。新任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现年41岁,已是和平年代这个职位最年轻的。港、澳、台地区一般界定10-24岁的人为青年,与童子军的年龄多有交叉。

当然,法定或组织确定的标准之外,每个人的自我感受和外界的认识是多样化的。标准与认识也是与时俱进的。现代都市社会中,人的主观年青化已是潮流。以前看港台综艺节目,初见三十好几的大老爷儿们自称“男生”,曾起一身鸡皮疙瘩。现在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以前觉得四十岁的人已经很老,现在却觉得很年青。当儿子调侃老爸已老之时,我觉得自已还没长大呢,怎么一下就老了呢。

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2

今年的青年节,对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为什么呢?因为安平广场要搞五四青年节文艺活动演出,我们学校为我报名参加架子鼓表演《无地自容》,我为了不在台上出丑,所以每天都认真练习,有多少个下午,我练的腰酸背痛,伸了伸懒腰,又继续练下去;有多少个下午,我一放学,便匆匆写完作业,然后又扎进练习中,我的脑海中只有练习,不要在台上出丑,要不然我就真的要“无地自容”了。

要表演了,那天晚上,我怀着又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了安平广场,我不停地在心里问我自己:我会不会掉鼓捶?会不会出丑?我心里七上八下,矛盾极了,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不要怕,昊昊,加油,我们都相信你!”该我表演了,想着妈妈刚才说的话,我大胆的走了上去,面带微笑,无拘无束地敲了起来,那时的我,似乎已经把害怕之类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看到老师,同学在下面为我鼓掌,加油打气,又听到台下的阵阵掌声,我信心十足,敲得越来越自然,为了老师,为了学校的荣誉,我心里只有四个字—坚持到底!那时的我如同火山爆发,一气呵成,为我的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颁奖晚会上,我获得了三等奖,站在领奖台上我想:我没有给学校丢脸,我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3

今天,我们是为了青年的共同节日五四而来;今天,我们是为了火一样的青春而欢聚一堂。可是朋友,现在我想请你忘记自己置身何处,和我一起时光倒流,回到三年前。2001年5月4日,汶川的天空依然万里白云,十局福堂项目的施工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一切都如往日一样平静。然而就在上午10点20分,福堂导流洞突然发生了二次塌方,垮塌物正好击中正在负责现场施工的优秀技术员张涛,由于伤势过重,在抢救途中,无情的大山最终带走了他年轻的生命,他用青春和热血染红了这个属于他自己的节日。才24岁的他就这么走了,留下泪如雨下的女友、留下肝肠寸断的亲人;同事们为优秀的他扼腕叹息,带来的则是化悲痛为力量的巨大震撼和动力。

三年过去了,在这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张涛的朋友和同事依然执着的战斗在工程的第一线。

岁月的年轮划过历史的天空,阳光如万年前一样崭新,流淌千年的岷江水依然气势滂沱却不失恬静。

历史不会忘记让十局人牵挂了几十年的紫坪铺,不会忘记作为十局指令性任务完满结局的渔子溪,更不会忘记让我们走出迷惘、走向市场的太平驿。我们有开创十局国际品牌的南累克,也有让十局人为之骄傲的引大入秦。每一项工程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成功都是一块丰碑。在这几经波折的风雨历程中,每一个足迹都有一个奉献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成长了一批十局的“明星”。

曾经,建筑市场竞争的惨烈让人刻骨铭心,但在惊涛骇浪中搏杀出来的今天的十局,无论是在前后方,还是国内外,都有无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十局儿女。有人主动要求上工地,有人执着放弃别处的高薪聘请,有人一肩担负几项重任,也有人累倒在不休不眠的工地。机器的轰鸣如欢歌,简易的饭菜当全席,女人的身躯不再娇弱无力,高山峡谷间总能见到她们挺拔的身影;跳跃的焊花如烟火,夜晚的繁星作霓虹,男人的坚强也不再冷酷到底,亲人,有时会让他们的思念溃不成军。

1994年,在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区黑竹沟,十局西河工程数百人在为完工做着最后的冲刺,在这一群舍生忘死的战斗队伍中,活跃着一位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气息的19岁女孩——蒋君,她不怕西河是死亡之谷的传说、不怕已经砸伤两位工友的山体滑坡、更不会被此处风水动不得的怪谈所吓倒。可就在离完工发电还不到半年的时候,年轻的她被拌和机夺去了整个左臂,19岁,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美好的未来还满怀憧憬。工友们,比她哭得还伤心,坚强的她用如花的青春点缀着神秘的西河,用如花的芬芳浸泽着每一个十局人的心……

其实,像张涛、蒋君一样为十局发展作出牺牲、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当我在阳春三月踏上十局的施工工地,面对这些对我来说就像是开天劈地一样的伟岸工程时,我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静。在城市灯火辉煌的夜景背后、在现代快捷高效的生活背后,有多少水电人正离乡背井,战斗在高山峡谷,奉献着淤血的青春、奉献着忘我的生命!

也许,水电人的辛酸只有皇天后土最了解,她总是用雨雪诠释她无奈的心情;水电人的情怀也只有行云流水最清楚,四季巡回始终奔腾不息。水电人热情似火的青春激情染红了天边的云,水电人执着无悔的奉献震撼着你我的心!我们崇敬每一位为水电事业、为十局发展立下不朽功勋的前辈,你们奋斗努力的青春之光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心得精选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2022《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心得精选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