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分为四堂课:孝,爱,礼,强。而我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便是第一堂课孝。
孝,是指孝顺。这一堂课的老师,是张泉灵老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二十四孝的感人故事,今有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对孝字的理解,上为一老人,下为一子女,意思就是老人需要子女的支持,支撑。关爱,支撑,支持父母,便是孝顺的子女。如果连父母也无法善待和孝顺,那么又如何善待他人?因此,孝顺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开学第一课》里,何红涛这个来自洛阳的普通工人,骑着自己改造的摩托车载着一辈子忙活种地的父亲何遂立,走遍祖国大好江山,游遍江山风景如画,!这难道不是孝?孟佩杰8岁开始侍奉瘫痪在床的养母,初中毕业养母病情加重,乐观坚强的她决定还带着养母上大学!又何尝不是孝呢?在孝这一方面,言传往往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身教才更重要。我常把妈妈唠叨的以后长大要孝顺父母当成耳边风。自从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父母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给了我们,乌黑亮丽的黑发渐渐成了暗藏沧桑的白发,红润精神的脸上多了岁月留下的皱纹,而我们父母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也该长大了。孝顺是每个人的本分。孝顺父母,感恩父母,让父母在渐渐老去的时间里快乐幸福!在这里,我要对我的父母说一声:爸,妈,谢谢你们!也祝所有的同学都是最美孝心少年,开学快乐!
《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5
我和全国的小朋友一样,晚上8:00准时坐在了电视机旁,怀着一颗期待的心,观看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讲述了许许多多爱的真谛,不得不让我更加爱我的祖国。
这堂课的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分三个环节:“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有坚持”、“有梦就能出彩”,课堂中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感动,向我展示了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纸飞机”飞起来的瞬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动力,脚踏实地的坚持,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最令我震撼的是,黑龙江鹤岗一名普通加油站工人郑妈妈和儿子小威的感人故事,为了一个智残的儿子,作为一个母亲竟耗费了20__年的光阴,自己学钢琴,再亲自手把手地教儿子,由原来的自闭状态,变成了现在的能正常上学、简单的语言沟通,还能弹许多中外名曲。郑妈妈说:“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你,妈妈也不会放弃你。弹钢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它给了我和我的孩子最后的希望。”郑妈妈的坚强和乐观无不让电视机前的人们潸然泪下。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像爸爸妈妈一样,能救很多生病的人。每当我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痛苦的神情,被爸爸妈妈治好后,他们红光满面,又说又笑,顿时,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爸爸妈妈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但妈妈让我背《伤寒论》时,我有时耍小性子,不愿背,我就怨天忧人,埋怨爸爸妈妈不让我出去玩,撅着小嘴,心里不停的埋怨没给我一个好的环境。
当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应该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一个幸福完整的家,我应该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一个健康的体魄,我应该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一个正常聪明的头脑。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全国被病魔折磨的人早点摆脱痛苦!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6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父母的陪同下,我们共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档栏目。
看完后使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在如今幸福生活的背后有怎样的辛酸与劳苦。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红军战士们用血与汗编制的奇迹!
第一节课是胡正先老爷爷向我们讲述当年过祁连山的情景:48天没有见到一口粮食,战士们脚上穿的鞋是用稻草编的草鞋。而有些战士什么也没有,只能赤脚走路,被三棱刺扎的满脚是血。可即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红军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向目标前进,定能取得胜利!
第二节课贺陵生叔叔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父亲——贺柄炎将军。他十七岁时便用智慧一个人抓回四十七个俘虏。他三十二岁时因打仗右臂中了子弹。情势所迫,没办法。只好把他绑在一个木板上,用老百姓家中的锯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经历了2个多小时漫长的时间把胳臂锯了下来。这是凭着一个怎样的毅力啊!面对生死、面对疼痛、面对挫折,他却只是冷静面对,坚持不懈。这种精神是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
第三节课耿莹老奶奶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父亲耿彪的长征故事。那时环境恶劣,没有食物可吃。他们每人每天支持一颗黄豆来维持生命。一颗黄豆啊,谁能填饱肚子?但他们却做到了。这哪里只是一颗黄豆?更是一份决心、一份坚持、一份不屈!
第四节课航天员王亚平向我们讲述了航天训练时的艰苦。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是要有信念和不懈积累而成的。成功是属于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咬牙坚持,终会迎到前方的曙光!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不单是长征精神,更是每个人成功的奥秘。不经历风雨,哪会见彩虹?没有苦痛的经历,哪会尝到甘甜的滋味?让我们举起双手,接过先辈的旗帜;坚定信念,传承长征的精神;扬起风帆,寻找成功的彼岸!
《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7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大有不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给芊芊学子们留下不同却又深刻的印象。今年“创造向未来”的主题让我想到了无数探索未来,探索世界的开拓者们,也是他们在无形中带领我们走进未知的浩瀚宇宙。
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在黑夜也能获得光明;哥白尼在历史上的创新,让人们对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了解;乔布斯在科技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见,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将这些团体比做飞机,那创新就是将其托上天空的机翼。若无创新意识。好比没有机翼的飞机,连自己都无法腾飞,那还谈什么梦想,什么未来呢。所以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你愿意创新,如果你想有创新的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是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袭者,为什么不用创新来证明自己。与其和他人一样走一条死板的路线,倒不如自己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是没有创新的国家却是无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却是创新赋予了人们这个能力。没有创新,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地位。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以上就是《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