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

时间:2022-05-06  分类: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1

广东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壮举,今天的梅州、汕尾等地曾属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党的_大以来,广东牢记_的嘱托,积极推动老区苏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改革发展,老区湾区共同携手,书写广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每天清晨,梅州五华县长江村的菜农们就会把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打包发货,三四个小时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们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来自梅州的新鲜蔬菜。

梅州曾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党的_大以来,_三次到广东考察,他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广东要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湾区老区携手发展,梅州依托农业产业优势打造大湾区的 菜篮子 ,目前已建设 菜篮子 生产基地 98 个, 粤字号 农业品牌 217 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149 家。今年,当地还新研制出盐焗鸡、梅菜扣肉等一批客家菜的预制菜,把 菜篮子 变成了 菜盘子 ,在大湾区广受欢迎。

汕尾曾是海陆丰革命老区。_年,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开启深圳、汕尾跨越地理空间限制的 飞地经济 新尝试。合作区主要由深圳管理,规划建设对标深圳。如今,这里的 100 个产业项目中有 92 个来自深圳;近两年,汕尾市签约的 81 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来自大湾区的投资占九成。_年,汕尾市 GDP 增速连续四季度保持全省第一。

未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典范。

让老区融入湾区,老区苏区交通建设全面布局。梅汕、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实现 市市通高铁 ;正在建设中的梅龙高铁将成为连通红色老区发展的活力线,届时,梅州、河源等老区 2 小时左右就可到达广州、深圳;乡村振兴建设全面提速,老区苏区依靠优质特色农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 米袋子 菜篮子;百姓生活不断改善,三甲医院、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布局全覆盖,县级、乡镇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老区湾区同携手,接续奋进新时代。

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2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如今,新时代的湖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湖南湘西属于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十八洞村地处湘西的大山深处。眼下,村里的油菜、桃花进入盛花期,村民正忙着给养殖的蜜蜂分箱。

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 龙先兰:通过养蜂一年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以前真的不敢想。

从昔日的贫困苗乡如今发展成为小康村寨,十八洞村的发展也正是湖南革命老区的生动写照。

十年来,湖南累计争取、安排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67.5亿元,支持老区近2000个项目发展,从基础设施到民生改善,老区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建制村百分之百通客车。去年底刚开通的张吉怀高铁结束了湘西不通高铁的历史。

湖南麻阳市民 付文华:我因为在家乡做冰糖橙产业,可以在家门口就坐火车(高铁)到达全国各地了。

聚焦高质量发展,湖南的革命老区努力向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目标发力。在湘赣边革命老区的浏阳市,一座35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新城拔地而起,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聚集了1700多家企业,__年实现总产值1280亿元,同比增长12.5%。

湖南浏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主任 喻辉: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明显,推动着产业链不断向中高端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智能技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制造产业的深度应用和转化,激活发展动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去年,湖南革命老区GDP达11138亿元,是__年的2倍多,占全省比重24%。

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3

4月24日上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湖南篇》,以《红色热土谱壮歌 三湘大地闯新路》为题,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革命老区,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和加快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关于】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关于】走进老区看新貌观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