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

时间:2022-04-29  分类:观后感
措施、最坚毅的决心、最高效的行动、最强劲的力量解决问题,激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全力以赴的斗争中赢得主动,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夺得胜利。

最是团结见伟力,以“众志成城”之姿聚力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团结能够让单丝成为“韧劲之绳”,让独木成为“繁茂之林”,凝聚起共同应对挑战的磅礴力量。疫情之下,逆行而上的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增添了力量,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洪灾面前,五湖四海的同胞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为河南加油,每一帧携手相助的画面都散发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温情与暖意。团结可汇流成海,聚沙成塔。在工作实践中,广大青年干部要把思想拧成“一股绳”,把每个人的力量聚合到一起,同扛责任、共践使命,以“并肩行”“齐步走”的姿态竭力奋进,让团结迸发出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力量,以使命担当扛起民族复兴伟业,朝着共同的目标风雨同行、赓续奋进。

最是初心坚如磐,以“奉献为民”之姿担使命。青年干部为民服务,要以身份意识激发责任意识,以干事热情激发奋进力量,以躬身之姿奔赴一线,以倾听之耳听取群众的诉求,以真诚之心回应群众的呼声,以务实之行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民服务要讲求效率,以“第一时间”为要求,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主动发现问题、细致剖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力拔“症灶之根”,对症“开药施方”,把一件件民生实事抓牢在手里,把一项项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抓在日常、抓于长效、抓出成效。办事要以“做得实”为要求,以“过得硬”为标准,服务成效以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具体评价来衡量,让群众念念不忘的愿景成为真真切切的实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从回望到眺望,凝聚的是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激荡的是拼搏进取的奋斗力量。广大青年干部当鉴往知来,找准赶考之路上的精神路标,以青春“奋斗之姿”书写赶考新答卷。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三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青年一代是勇担使命、奋力拼搏的一代,青春之美在奋斗中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习当笃定之,胸襟当宽广之,梦想当奋斗之,以“强国有我”的担当铸青年之姿,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学习当笃行之,在学有所长中磨好“金刚钻”。

百事之成,学为基础;事之有为,学当有成。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更为复杂、考验也更为严峻,新的问题考验着青年干部的思考力、实践力和创新力,思而有方、行而有序、干而有力,才能提升干事效率、夯实本领之基,紧跟形势、把准方向。广大青年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勤而不辍,把学习作为一种任务认真对待,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以贯之,把理论读深读透让思维更有“厚度”,把专业学熟学精让招式更加“精准”,做到“术业有专攻”。青年干部满怀事业热情、手握实用技能,要把学到的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思促学、以学促干、以干助进,将思考、学习和实践三者融合起来,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胸襟当宽广之,在闻过则喜中敞怀“纳百川”。

天宇之浩瀚深邃引人注目、令人神往在于银河璀璨、群星闪耀之美,在于明月当空、云影徘徊之美,在于众鸟高飞、晚霞如烟之美,各种事物、不同姿态的美让天空充满了各种变化与色彩;从春的树枝发芽到夏的繁花盛放,从秋的叶落飘逸到冬的雪花纷飞,四季之美蕴含着“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之美。古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大美,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境界。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在干事创业中需要有这样的胸襟与格局,从别人的批评中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不“遮遮掩掩”、不“讳疾忌医”,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改正,将自身存在的短板补足,真心关怀和帮助同事,努力改正和提升自我,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闻过则喜”。

梦想当奋斗之,在不懈奋斗中扬起“大风帆”。

回望百年征程,不懈奋斗是我们党不断克服困难与险阻、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密码”,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到劈波斩浪的“强国号”巨轮,赓续奋斗、步履不辍的共产党人生动诠释着信仰之坚定、行动之坚决。在干事创业中,梦想就是广大青年干部奋进之路上的“航标”,明晰方向才能走对方向,立场坚定才能毫不动摇,我们党一路走来,取得了数之不尽的成就,靠的就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和决心。广大青年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逐梦的道路上高扬信心、砥砺决心,以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立志燃情,心系国家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在新的壮阔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四

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劳动者用双手创造幸福,用汗水浇铸丰碑。“劳动之歌”之所以传唱千年而历久弥新,正因为有一代代青年接续奏响。青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广大青年干部要继承劳动传统、发挥先锋作用、雕琢精湛本领,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继承劳动传统,发扬劳动精神,锻造劳而无怨的品格。“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劳动课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在劳动课中学会了身体力行,养成了劳动习惯,继承了祖先的劳动传统。劳动有多种形式,“昼出耘田夜绩麻”是劳动,“千淘万漉虽辛苦”是劳动,“敢将十指夸针巧”亦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彰显个人价值。进入新时代,生产资料从农具到机械,从体力到头脑,不变的是劳动者的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作为一名“95后”,我深感我们有幸生逢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更要注意不能让幸福感代替吃苦精神,要主动走出“温室”,投身劳动的“大田”,不怕苦不怕累,先做好合格的“劳动者”,才能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发挥先锋作用,发扬劳模精神,砥砺不懈奋斗的初心。劳动的范畴极其广泛,无论是扎根基层一线,还是埋首办公桌前,只要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就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所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大批劳动模范,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科研工作中,涌现出黄文秀、孟庆功、巨晓林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他们的行业不同、职责有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致广大而尽精微”,回首20世纪30、40年代,红色老区生产运动如火如荼,涌现出“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等先进人物;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等劳动模范广为传颂。广大青年干部要接过为人民服务大旗,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气氛。


-->> 2/4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