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电影《狙击手》选择聚焦“冷枪冷炮运动”——这是1952年至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对“联合国军”发起的高密度、低强度的小规模袭击和狙击战斗。而狙击战故事的切口再缩小,就聚焦一场双方狙击手之间的遭遇战,战斗规模不超过20人,三五个对决到单打独斗。
这样的电影,好拍吗?不用前赴后继的群众演员,没有排山倒海的冲锋阵势,只是你一枪我一枪的静态演绎,不枯燥吗?不呆板吗?而电影要动起来才好看啊,战争片还“冷冷地开火”,怎么演?《狙击手》在春节档,反映的是战争场景,这是一个另类,也是一个挑战啊。
最冷的枪,要亮剑,是来自敌军的精心预谋。因为我志愿军“狙击五班”的班长刘文武带领狙击手们歼敌无数,被敌军视为“死神”,而敌方狙击手为了拿下“死神”,建立奇功,用此前刚抓获的“担架兵”亮亮做诱饵,刘文武和“狙击五班”果然掉入了他们设计的圈套……十个救一个,以身犯险,却没有一个对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有过犹豫,观众都被他们坚定信念和家国情怀而深深感染。
而,最冷的枪,是班长刘文武吗?没有最冷,只有更冷。片中,在敌方精良装备的压制下,我方狙击手不断牺牲。大永经常哭鼻子,让铁汉子班长很瞧不起。除了沉着果敢指挥战斗,刘文武对队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哭个锤子!都给老子憋着!”但每次说完回头,自己的眼眶通红。不过,他的斗志从来没被敌人打灭过。打到后期“狙击五班”只剩两个人,他给自己唯一剩下的兵打气:“谁说我们啥都没有!老子还在,你还在,五班还在!”
“哭包”大永窝囊吗?实际上,战友牺牲了,他虽然伤心难过眼泪滴答,但他与“狙击五班”的所有战士一样,完全置生死于度外,泪未干,血未冷,最后,大永完成了所有人牺牲都未能圆满的情报传递任务。虽然包括侦察兵亮亮在内的战友都留在了那片冰冷的土地,但有了这封情报,这些牺牲不会白费。
战争是残酷的,茫茫白雪,进行着敌我双方的生死较量。最冷的枪,最热的血,没有轰轰烈烈枪林弹雨的大场景,极其克制的叙事和画面,却拍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催出了观众汹涌的泪水……
这部影片也诞生了一批新面孔“谋儿郎”,坚持全实景拍摄,选定吉林白山作为最终取景地,在最低温度达零下35℃的东北山坳里,真实还原了冰雪覆盖的_凛冽战场。在《狙击手》中,通过一场干净利落的阵地狙击战,刻画了一群在_伟大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却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虽不刻意煽情,作品却在克制中迸发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年轻演员的全身心投入让观众感受到当年_战场上那群普通年轻人的热血和牺牲。
面对冰雪上窒息般的死亡威胁,怕亮亮昏睡过去,“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_,打败美帝野心狼!”声嘶力竭的歌声能唤醒重伤的战友吗?
《狙击手》,由张艺谋、张末导演,陈宇编剧,陈永胜、章宇、张译、刘奕铁、黄炎、王梓屹等主演,好影片!
韩红唱起片尾曲《回家》,一直到唱完之后,我还不肯退场,回顾身后,还有很多人坐着……
《狙击手》影片最新观后感4
这是由张艺谋和张末共同执导的围绕_的电影,是继去年集体观看《长津湖》后,又一可圈可点的红色影片。
说起张艺谋的电影,很难绕开《英雄》。画面色彩处理是他的核心业务能力,相比之下这部片的故事内核却略显单薄。
《狙击手》这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充分发挥善用色彩的能力,反而认真地讲起故事来。
选拍的地点是不知名的山坡,颜色只有一片白雪茫茫,大地真干净。
演员是清一色的新面孔,多次合作的著名演员张译也就是个跑龙套的,仅在头尾各出现了几分钟。
不再那么宏大叙事了,而是更加懂得聚焦。
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坡由一群不知名的战士打了一场不知名的战斗,一叶知秋,以小见大,强调了军事活动本身和团队协作,展现英雄群像。
最会套路的人,这次竟然没有套路。
都说内容为王,讲一个好的故事,比好好讲一个故事更重要。
在逻辑上,这部片是站得住脚的。当我们看到牺牲了几个战士,为五班捏一把汗的同时,又知道不可不为的必然性。
五班班长也意识到这不是救人这么简单,而是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观众也不禁要质疑,那就应该壮士断臂,放弃救援啊!为什么要搭上一个班的人,去救一个伤兵,这不是自杀式的英雄主义吗?
后来故事交待了,亮亮手上有重要情报,救亮亮是连长交待的任务,必须完成。有了逻辑前提下,故事才显得有力量,牺牲才有了价值。
所以无论是王忠义接过急救包暴露身体被狙击,还是胖墩牺牲前大喊给儿子改名铁板,无论是被炸战士“我感觉不到我的下半身了”,还是亮亮用血书传信,都戳中了我们的泪点。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一片片撕裂给人看,战争的悲壮就是你看到牺牲却又无能为力。
影片中,好几次出现了耀眼的阳光,在胖墩彻底暴露面临牺牲前那种令人窒息的宁静,还有班长单枪匹马闯入敌营的时候,镜头语言是耀眼的阳光,那不仅是阳光,更是向死而生的信念之光,还有观众的泪光。
_这段历史距今已经_年了。
封住历史的尘埃,比雪还厚。
在这_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中,陆续上映了电影《长津湖》《水门桥》《狙击手》,均以那段历史为原料,烹制上桌了热辣辣的爱国主义影视大餐。
与满满战狼味和高“含京量”的《长津湖》相比,《狙击手》对爱国主义的表达,更加克制和聪明,含而不露、点到为止。
以上就是《狙击手》影片最新观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狙击手》影片最新观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