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3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四口来到学校,帮班级把新的桌凳搬到教室里。
我们几个好朋友最开始一人一张桌子,从一楼一直搬到四楼,再从四楼下来接着搬,一趟下来就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种方法虽然节约时间,却消耗体力,没几回就要休息几分钟,时间反而还增加了好多。
后来我们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好方法:几个人接力,第一个人搬着桌子到一楼平台交给第二个人,再有第二个人传给第三个人,一直传到教室里,这个办法果然好用。没一会儿我们就搬了好多张桌子,效率提高了不少。
正搬的尽兴,忽然,我感到鼻子热乎乎的,用手一摸,手指头上红红的湿湿的,原来是流鼻血了,我快速跑到厕所用水洗了两下,随后堵上一个纸团就又去工作了,轻伤不下火线。虽然流了鼻血,但我还是坚持搬桌子。
桌子搬完该搬凳子了,我们一手抓一个凳子,一步两节的上楼梯,脚下生风,累了就把凳子背在背上,没多大一会儿就把凳子搬了一半。
女生也很厉害,你看她们虽然个头不大,力气可不小,她们有时搬的比我们还快呢,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终于把桌凳全部搬完,我们的教室焕然一新,桌子凳子全都整整齐齐。虽然我们大汗淋漓,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充满了成就感。为班级付出是多么的快乐,劳动最光荣!
“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4
大树下,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傍晚,云霞衬映着落日,把半边天都染红了,衬托着渐深的暮色。夕阳的影子照在了一颗大树上,透过树的缝隙,在树底下撒下淡淡的余晖。吃过晚饭,我照常到家附近的老伯的小店去坐。那老伯是一个工匠,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膝下只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儿子,他儿子也很少去店里看他,他总是一个人在店里工作,于是,我常常到他的店里去坐坐,她的店就在我家附近的一棵大榕树下。”老伯“我叫了他一声,他正在做木箱,头也不抬的”嗯“了一下。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在大榕树下做木箱。他借着灯光一丝不苟的工作着,一会儿拿起螺丝钉,在这里钉一下,一会儿拿起扳手,在那里拧一下,一会儿拿起锤子,在这里敲一下,一会儿又拿起锯子,在那里锯一下……我不耐烦的说:“老伯,就是做一个木箱,不用这么认真。”老伯没抬头,也没说什么,我也就没再问了。不过看他做木箱看腻了罢,我就玩起了他的工具。
大概过了三十分钟,我问:“老伯,你好了吗?”他只应了一声“嗯”,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大约又过了三十分钟我往老伯那边看,他在刷漆,他拿起刷子,把刷子放在油漆桶里,沾一沾油漆,把刷子拿出来,在早已做好的木箱上刷了又刷,并且,他每刷一次,就把那个木箱拿起来,借着灯光照一照。我实在看不耐烦了,起身来,向老伯挥一挥手,说:“老伯,你弄吧,我先回去了。”然后转身就走。
这时,老伯放下刷子,拿起那个被油漆一遍又一遍刷过的木箱,笑了笑。我回过头,跑过去,望着那个木箱,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老伯开了口:“做我们这一行工作的,讲究细致即使是一个细节,我们也会认真去对待,并做好它,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去做一件事的人才能体会。”望着那个木箱,我沉思了许久。夜深了,我走在大道上。晚风,带着秋日的凉意拂来。我深思着老伯的话语,或许,每个工匠都是这样,他们都拥有一颗细腻的心,即使是一个小细节,他们也会认真去对待,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有价值的事坚持下去。
大树下,那颗细腻的心永远保存在工匠心里。
“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5
什么是工匠?一砖一瓦,一凿一砌,让全身的心血用在工作上,其中的艰辛历历在身而不跟别人说。更有一些人终究一生都没人知道,受人辱骂,亲人疏远朋友离去,身后的辛劳数年还没人知道,这些工程十分艰难只因人们的称赞而放弃了所以的荣誉,这般的成就,就是工匠所得。不把富贵看成喜事,不把贫穷看成悲事,这不正是“天降大任于是人也”?现在的人都是看外表,轻内在;追求利益,看轻信仰;追求效率,不看品质。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是一个人来到工地上寻找最有耐心的的工人并提拔他。这个人首先来到了一间楼房,里面的工人正在细心地把粘稠的水泥扶上墙,可是看这手法却不怎么娴熟,一看这就是刚来的工人。这个人走上前去问道:“师傅应该是新来的吧”。
以上就是“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7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中国梦·劳动美”特别节目观后感7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