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思政课观后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400字8篇(2022)

时间:2022-04-24  分类:观后感
对中国人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自己国家的奋斗历程,我们也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等的发射。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人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而非只是一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一个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而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动力。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

航天思政课观后感400字3

时间:2032年8月30日。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事件:优秀宇航员裘鸿润将乘坐“梦想”号飞船飞离地球,去寻找人类在宇宙中的第二个家园。“宇航员裘鸿润,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5、4、3、2、1、点火。”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火箭载着我飞离了那已千疮百孔的地球母亲。不一会,我飘了起来,身边的一切物品也跟着飘了起来。我知道我已进入了太空。向外一望,“哇!”好多星星,似乎触手可及,一闪一闪,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原来太空如此美丽。

第一站先去哪儿呢?水是生命之源,对,就去水星吧。定好导航,飞船就把我带到水星。着陆后,我便急忙走出船舱,忽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抬头一看,一轮大大的太阳高挂在天空,足有在地球上看到的100倍大。我这才想起,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人类如果迁居到这里,还不都变成烤鸭了!赶快撤离。第二站去哪里呢?人类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木星,木星”应该会有很多树木,氧气也该充足吧。

就去木星碰碰运气吧!飞船刚一落地,我就走了出来。好冷啊,难道这里是冬季吗?我正在寻找种种生命的迹象,一股龙卷风把我连根拔起。看来,我是遇到了百年不散的大风暴,真是名不虚传啊。大风暴把我吹到很远的地方,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导航找到了飞船,便狼狈地逃离了。下一站去哪里呢?对了,听说和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是火星,我要去探探虚实。基于前两次的经验,我小心翼翼地走下飞船。温度是比地球上冷了一些,但还算能承受得住。我刚一放松警惕,脚下一滑,便和大地来了个拥抱。这地上亮亮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拿出仪器取样、化验。不一会,结果出来了,原来这是水,是以冰的形式在火星上存在的。正当我挣扎着想要爬起来时,几个未知生物来到我的面前,将我扶起来。只见他们长着长长的绒毛,一身灰色。

航天思政课观后感400字4

耸立如巨人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已经光荣“退役”。站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下,大风在耳边呼啸。望向四周,高阔的天空下,戈壁滩一望无垠。正是在这里,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航天事业处于一片空白。党中央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航天人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宇宙进军的号角。

作为人类历规模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11艘神舟飞船成功发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员队伍叩问苍穹,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梦想逐步变现实。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航天思政课观后感400字5

宇宙探索无止境,太空奏响中华曲。每一次神舟发射总是激动人心,为祖国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总是鼓舞人心,为时代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美丽启航,我们欢呼。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精彩!

飞天梦瑰丽,乐章总嘹亮。每一次神舟发射都会给我们奏响诸多“首次”交响乐——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等等。每一个“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创新的成果,每一个首次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结晶,正是在这些“首次”中,中国航天事业昂首阔步,中国复兴伟业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荣,任务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壮美事业的伟大音符,是总结

-->> 2/3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航天思政课观后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400字8篇(2022)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航天思政课观后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400字8篇(2022)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