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8篇)

时间:2022-04-24  分类:观后感

“归零”是从头再来的勇气。

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在这条航天发展之路上,中国航天人面临的有来自环境的严峻考验,有来自“技术攻关”的难题,他们“越是艰险越向前”,坚持自主创新、开展技术攻关,从实验淬炼到问题定位,从查找问题到成功飞行,航天人在重重困难中“突围”,在挫折与失败的磨砺下孕育出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从头再来是一种勇气,只有把成绩归零,才能更好地出发;只有把失败转化为经验,才能更好地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归零”,面对挫折要善于总结经验,将之提炼为干事创业的智慧,为事业发展注入力量。

“归零”是切磋琢磨的韧性。

航天员说:“在太空中,当我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国旗时,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最酷的”,“最酷的时刻”离不开“最严的训练”,火箭舱体内外的温差、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的“加速度”、在各种环境下的体能训练……在艰苦的训练过程中,航天员不断打磨技能、提升本领,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务实之姿不断精进,以“特别能攻关”的精神践行崇高使命。有本领不自大,有成绩不自满,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尤需有这样“归零”的心态和韧劲,投身工作实践打磨自己的本领、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有所得、有所成、有所进,在实践的“大熔炉”中丰富知识、锻炼思维。

“归零”是功在不舍的追求。

在航天发展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业绩,在于一代代航天人自主创新、奋力攻关,在他们功在不舍的努力下突破了难关,掌握了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跨越。事业的发展之路没有捷径,成长的道路一样也没有捷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实干之作风、树立实绩之导向,在事业上有“闯劲”,在工作上心无旁骛,在奋斗中功在不舍,能够有跋山涉水、勇攀险峰的决心,以功在不舍的执着与坚持探索未来、开拓道路,提升个人修养、练好干事内功,以“一抓到底”的信念不断开创新的业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提能增速。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7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一讯息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

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用“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航天精神”滋养“青春热土”,激发出爱国、奋进、创新的强大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让“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航天精神”滋养“爱国”的“青春热土”。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曾说过:“最高尚的爱、最伟大的爱,是爱国家。你爱这个国家,才能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国家。”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一代又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以满腔的报国之情,苦干实干而发展起来的。“爱国是航天精神的精髓。”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坚定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成为青春底色,争做爱国爱党爱民的践行者,把爱国爱党爱民之情融入日常工作中、融入到个人奋斗中,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让“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航天精神”滋养“奋进”的“青春热土”。

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如今的“神舟十三号”,星辰大海的征途背后,其实是一代代航天人锐意进取的接续奋斗。与世界航天大国相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晚、差距大,但却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与航天人的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是分不开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有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的勇气和决心,敢于攻坚,顽强拼搏。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但我们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要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把事干成干好。

让“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航天精神”滋养“创新”的“青春热土”。

从无人到有人,从舱内到舱外,从一天到半年,从试验到应用,每一次成功都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些里程碑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求实、细致和奉献。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重大科学实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影响成败,每一次操作都事关航天员的安危,航天人始终秉承着“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以严慎细实的作风,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臻于至善的追求,不断增强创新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真正把创新落到实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年轻干部要时刻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让“青春无悔之花”在“航天精神”滋养的这片“青春热土”上怒放。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8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神舟十三号载誉出征,由中国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逐梦苍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兴国,航天筑梦,寄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神舟飞船扬帆再启航、刺破苍穹,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全球关注,举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闪耀。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照亮了中国科技兴国路。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数千年飞天梦想。今天,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乘载三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作,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项科学研究成果。神舟十三号必将圆满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高擎起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追求理想的血脉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复兴梦,照亮中国全面振兴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奇迹。

中国梦,照亮中国繁荣富强路。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构成了中国梦的总体轮廓。实现中国梦,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向往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强大的磅礴力量。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 3/3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8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800字(8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