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

时间:2022-04-24  分类:观后感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组建科普队伍工作,打造科普传播阵地,完善科普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普工作的扎实开展。

公式少一点,趣味多一点

一朵颜色鲜艳的花朵在雪白色的“隔热板”上显得可怜娇羞,当306所科研人员举起喷枪在白板底部加热,大家的心被揪起。丁烷火焰高达1200℃,而鲜花却出奇得安然无恙,科普小分队成员介绍,这块耐温隔热性极佳的白色隔热板正是306所制备的气凝胶隔热板。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一共应用了两种气凝胶材料,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环境。”科研人员介绍,“306所研发的气凝胶在密度、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等方面有先天优势,在火星探测、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中都有应用”。

同样是刚才这朵有惊无险的花朵,成了另一个让人惊叹的实验的主角担当,用她轻如蝉翼的花蕊托起一块如果冻状的气凝胶,花蕊托着气凝胶可随风摇曳,花瓣纤毫未损。据306所科研人员介绍,“气凝胶内部的空气含量可达99%以上,因此气凝胶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轻的固体”,这是气凝胶的又一个特性。

如何针对气凝胶“轻”的特性进行展示呢?“科普小分队”成员们讨论,可以借用“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一苇渡江本意是指人的水平境界高,小小芦苇也能用得出神入化,但在这里用气凝胶代指达摩,以花瓣代替芦苇,以此展现气凝胶材料“极致的轻”。

“航天科普要结合航天工作特点,在严谨的科学表达与受众的理解习惯间找到契合点,尽力避免科普宣传中“公式多、观众少”的尴尬,要做既有热闹也有门道的航天科普,想要做好科普工作,内心要秉持‘一苇渡江’追求。”这是科普小分队成员们心中不约而同的奋斗目标。

科普,点燃创新的火种

在航天领域,306所是中国航天科工重点发展的材料研究所,长期走在国家新材料研制的最前沿。

在306所党委的筑巢引凤、广纳贤才和正确引领,一支富有思想火花和激情的“科普小分队”应运而生。团队成员们多为中国各大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其中,年轻党员占了大多数,他们身上不仅有年轻人拼搏和坚韧,更有新时代年轻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们腾出时间精力把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方式传播给更多的人,成为了推动306所科普工作的“桥头堡”,同时也为中国航天点燃了一抹“科普亮色”。

在各类科普活动中,306所的年轻党员热情洋溢,航天科工材料领域的老党员更是游刃有余。中国航天科工材料领域首席专家裴雨辰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邀请,录制节目《航天器的蝉衣》,现场解说细致、演示生动,视频在各平台浏览量破百万。

在今年中央美院与伦敦设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展中,306所的作品《凝固的蓝烟》受邀参展,完成了一次航天科技与展览艺术的跨界合作。

“我们的稿件《高模量碳纤维的“铮铮铁骨”》在新华网的科普频道刊发了!”“能上央媒真是意外的惊喜啊”“转发、点赞、点在看,一键三联动起来”,306所通讯员群里因为一篇被新华网科普频道青睐的稿件欢呼雀跃起来,能把更多航天领域的科普知识写出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们感受到“材料改变生活”“航天保家卫国”的魅力,是这支科普小分队最朴实也最华丽的梦想。

直播授课、制作音频栏目、参加展览、央媒宣传……慢慢地,科研人员普及科学知识,航天知识不再高居神坛、遥不可攀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科普知识在一场场实验中不在高深莫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航天科技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科普工作不只是饱含科学小实验、科学现象和原理、以及知识的传播,它更重大的意义应该是向人们传递一种科学逻辑、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让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理性、客观、尊重原理和规律,保持相对独立又严谨的态度和思想,从而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306所党委书记王贵海对科普小分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通过306所的科普工作将大科普的理念不断的传播给更多人。

“中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不能指望国外的普罗米修斯为我们带来火种,它注定是一条自主自强的道路。”如果科普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那么中国航天科工306所党委正在默默地用实际行动“悉心育苗、厚植沃土、孕育火种”,我们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像航天科工306所这样的“中国土壤”,会给中国科普这颗“火种”提供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条件。未来,我们有信心看到更多的国人将被科普之光照亮。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六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筑梦太空,英雄领航。”虽然我们普通人不能像航天英雄一样翱翔太空,但是这些英雄身上所体现的人生境界却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

读懂“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无我境界,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众望”的为民情怀。为了心中的航天梦,航天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数次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只为了那万众瞩目的一飞冲天,只为了全程工作的万无一失。例如,航天英雄聂海胜更是“三探苍穹”,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有谁知道,太空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哪怕发生一点点的意外,就可能永远不能回来。但是,因为心中有梦,他们甘之如饴、无怨无悔。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努力工作、奉献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

-->> 3/5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