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7
神舟十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女航天员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次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进行2~3次出舱活动等等。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2003年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我国已经有12人去过太空,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阔步前进。空间站建造的宏大项目将分步骤有序完成,我们坚信它将在未来圆满顺利进行;关乎人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会在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为一个个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对中国人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自己国家的奋斗历程,我们也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等的发射。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人民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是人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而非只是一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一个中国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国家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而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中国科技事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动力。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5
在观看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三位航天员出仓时都朝气蓬勃,笑容满面,虽然刚回地球,因为重力变化的原因行动困难,但仍能和现场工作人员和镜头挥手打招呼、比心,丝毫不显疲态,返回的过程非常顺利。三名航天员接受了简单的采访,言语中满是自豪之情,带动现场的工作人员们也是热情洋溢。上一批航天员在太空遨游工作了半年之久,下一批航天员已经准备出发,我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一帆风顺,反映出了我们对于星辰大海的执着追求,和航天精神的代代相传。哈工大一直以来都和我国的航天事业紧密相连,尽管我们的专业不是从事航天行业的,但不妨碍我们关注并且热爱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人说,随着网络、元宇宙的日益发展,人类只会专注于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虚拟的世界。但是,正是有着我国这些要强的航天人的执着与坚守,一代代的不懈奋斗甚至牺牲精神,才能有一次次的“感觉良好”,和人类对星辰大海的矢志不渝的前进步伐。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6
时间:2032年8月30日。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事件:优秀宇航员裘鸿润将乘坐“梦想”号飞船飞离地球,去寻找人类在宇宙中的第二个家园。“宇航员裘鸿润,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5、4、3、2、1、点火。”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火箭载着我飞离了那已千疮百孔的地球母亲。不一会,我飘了起来,身边的一切物品也跟着飘了起来。我知道我已进入了太空。向外一望,“哇!”好多星星,似乎触手可及,一闪一闪,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原来太空如此美丽。
第一站先去哪儿呢?水是生命之源,对,就去水星吧。定好导航,飞船就把我带到水星。着陆后,我便急忙走出船舱,忽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抬头一看,一轮大大的太阳高挂在天空,足有在地球上看到的100倍大。我这才想起,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人类如果迁居到这里,还不都变成烤鸭了!赶快撤离。第二站去哪里呢?人类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木星,木星”应该会有很多树木,氧气也该充足吧。
就去木星碰碰运气吧!飞船刚一落地,我就走了出来。好冷啊,难道这里是冬季吗?我正在寻找种种生命的迹象,一股龙卷风把我连根拔起。看来,我是遇到了百年不散的大风暴,真是名不虚传啊。大风暴把我吹到很远的地方,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导航找到了飞船,便狼狈地逃离了。下一站去哪里呢?对了,听说和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是火星,我要去探探虚实。基于前两次的经验,我小心翼翼地走下飞船。温度是比地球上冷了一些,但还算能承受得住。我刚一放松警惕,脚下一滑,便和大地来了个拥抱。这地上亮亮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拿出仪器取样、化验。不一会,结果出来了,原来这是水,是以冰的形式在火星上存在的。正当我挣扎着想要爬起来时,几个未知生物来到我的面前,将我扶起来。只见他们长着长长的绒毛,一身灰色。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7
在地球以外的银河里,有着无数的星球,也有着无数个未知的谜题等着人类去探索,在2007年以前,我国对月球有着无数的猜测,直到2007年的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研制的“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颗我国绕月人造探测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这个寄托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期盼,寄托了十三亿中国人民希望的实验终于成功了,这个第一颗人造探测卫星的发射,为我国航天领域做出了一个转折。
航天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十三亿国人的梦,汇聚成一个大的中国梦。如今,虽然美国航天科技处在我国前列,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十三亿中华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航天技术一定会赶在美国的前列。
时候的我,也有着一个小小的航天梦。望着蓝蓝的天空,我会想像太空的样子,那里一定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星球,和美丽的银河,要是我到了太空,我一定会先去看看土星,看看它那美丽的的土星环,看看它所属的太阳系。虽然我不是一名宇航员,但我对外太空充满了憧憬。
我不但对太空充满了憧憬,我还对太空有着许多疑问。为什么只有土星有土星环?;宇宙黑洞是怎样行成的?;既然宇宙的地球上有人类存在,在外太空是否也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外太空有着太多的谜题存在,只有通过飞上太空才能知道,航天计划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原来,人们对于太空感觉像是一个谜题一样的存在;像是一个无法预料的猜测;像是一个充满可能的领域。如今,我们对于外太空的基本行星都有大概的了解,对于各个星系也有了认知。在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下,航天计划会向我们展示更精准的数据、更清晰的图片,为我们解开宇宙的奥秘。
蓝色之梦,航天之梦,我们的中国梦!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8
以上就是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