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黄文秀读后感

时间:2022-11-11  分类:读后感
学习黄文秀的事迹后,了解到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让我回忆起去年暑假跟随资源瓜里乡义林村第一书记在乡间地头跋涉,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和当地群众交流,协助降准扶贫工作的生活。对于基层,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大学连续三年暑假奔赴龙胜、全州、资源贫困山区参与为期将近一月的扶贫工作,与扶贫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道路不简单,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没有辜负青春。今年六月,大学四年生活结束后,我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踏入支教的岗位,继续为祖国奉献青春力量!

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时代楷模黄文秀读后感篇3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短短十二句,却句句千钧情,区区八十字,却字字万般意,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都要用一身去诠释,坚守初心,永担使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初心即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甚至于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无怨无悔。

是她,是她,就是她,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用她的生命,践行了党的誓词,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她那种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赤子初心,在新时代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她是9000多万党员的榜样,她是时代的楷模,她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她用生命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唱响于祖国大江南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黄文秀同志从踏上广西乐业县百坭村那一刻,就作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她不等不靠,践行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她用脚丈量了百坭村每一寸土地,用情感动了百坭村每一名百姓,短短一年间,村里做成了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事:修通了水泥路,建起了4个蓄水池,发展起砂糖橘、油茶树、八角、水稻等特色产业,有88户418人顺利实现脱贫。群众脱贫致富了,但是雷厉风行的黄文秀同志却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为民情怀为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作出了榜样,功名不过尘与土,唯有孜孜不倦、践行初心,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方可无怨无悔,为世人所敬仰。

“‘文’在心,‘秀’于行”。我们共产党人就要像黄文秀同志那样,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赤子之心,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担当实干,品德高尚、克己奉公,知重负重、坚韧不拔,倾情投入、甘于奉献,多用脚丈量泥土大地,多用情联系百姓群众,主动到基层、进村组、入农家、话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提民心,把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中,用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盏明灯,是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和本色的体现,她身上的榜样力量,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她一样,书写不愧于时代、不愧于人民的青春之歌。

时代楷模黄文秀读后感篇4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脱贫干部。脱贫干部是引路人,更是贫困地区的父母官。脱贫路上,要想不让一人一户掉队,就必须注重精准发力,把底数摸清,把账算清,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资金投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扎扎实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黄文秀发挥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直奋战在脱贫一线。

然而一场暴雨,将这一切改变了。6月16日21时至17日凌晨5时,广西百色凌云县出现暴雨,引发多处山洪、塌方,多人失联。其中,就包括百色乐业县驻村干部黄文秀,她的生命定格在了广西百色这个贫困区。

人民的好干部,百姓的好女儿黄文秀走了,无情的洪水可以带走她年轻的生命,但是带不走她的精神。在黄文秀这种不怕牺性、不辞辛劳的脱贫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要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守正创新,扎实奋斗,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时代楷模黄文秀读后感篇5

黄文秀作为一个普通党员、一个驻村第一书记、一个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其因公殉职之后被驻村干部群众、单位同事、所读大学师生、家人以及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高度评价、由衷佩服、深情缅怀,被授予各级各类崇高荣誉。所以如此,是因为黄文秀同志具有如下令人感佩之处。

(一)对党忠诚,政治坚定

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是对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有所作为的根本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集中、突出表现为对党忠诚。黄文秀同志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由于家境贫寒,她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资助下得以完成学业,她的家庭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资助下得以如期脱贫。因此,她对党心存感激、无比热爱、热切向往,以至大学就读期间坚决加入党,以示对党的坚定信念。在驻村工作期间,她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脱贫攻坚以及其他决策部署,进而确保驻村脱贫攻坚以及其他工作的推进、落实、完成。

(二)理想远大,具有境界

一个人要有境界,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更要有境界。一个人没有境界,不可能有远大出息,不可能获得人们的崇尚尊敬;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没有境界,不可能成其为党员和领导干部,不可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持续不懈努力奋斗,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欢迎、拥戴和支持。具有远大理想,是具有境界的根本表现和标志。黄文秀同志就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黄文秀同志自小家境贫寒,经历饱尝了人生的贫寒痛苦,很希望、很期盼通过奋斗改变家庭现状、追求美好生活。黄文秀同志的不同之处、不平凡之处,在于她不满足、不陶醉、不停留于追求个人人生目标、人生理想,而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紧密结合,通过致力改变国家民族人民命运去改变个人命运。她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活得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黄文秀同志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原本可以留在北京或其他大城市从事待遇优厚工作,最终还是毅然选择考取广西选调生,返回家乡百色市工作,矢志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矢志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这就是黄文秀同志作为一个党员、一个驻村第一书记、一个市级机关工作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因为胸怀上述远大理想和初心使命,黄文秀同志在家乡市级机关工作以及驻村工作中,才能不断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取得明显成效、骄人业绩,受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和由衷称赞。

(三)爱岗敬业,不甘平庸

一个人要有事业心、进取心,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更要有事业心、进取心。一个人缺乏事业心、进取心,必将陷于平庸、碌碌无为;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缺乏事业心、进取心,不仅自身陷于平庸、碌碌无为,还会损害党的形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党的事业发展。黄文秀同志不论作为学子还是参加工作,都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因而都不甘平庸、不甘落后,位居先进优秀行列。作为学子,她热爱学习,肯下勤奋刻苦之功,从而学业优秀,得过无数荣誉奖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把驻村工作不是当作走走过场、镀镀金,而是胸怀强烈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驻村期间改变全村面貌以及使群众脱贫致富,以至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当初她是这样立下志愿、下定决心的,最终她也努力去实现这样的志愿和决心。驻村一年多,在她的带领下,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全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群众脱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生了很大变化,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四)公而忘私,甘于奉献


-->> 2/5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时代楷模黄文秀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时代楷模黄文秀读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