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读后感,萧红读后感600字5篇

时间:2022-11-02  分类:读后感

萧红的文学作品是爱的凝结,有萧红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那读者又读出什么来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萧红读后感600字5篇,希望大家喜欢!

萧红读后感600字篇1

《萧红散文》是萧红的一部著名的散文集,此书收录了《同命运的小鱼》、《雪天》与《失眠之夜》等60多篇散文佳作,林非先生曾评价说:“萧红的小说写得有散文的韵味,散文就更有散文的风格。” 我最喜欢的是《回忆鲁迅先生》一文,若要了解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你的不二选择。 萧红告诉我们鲁迅十分珍惜时间,“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鲁迅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3小时,他夜以继日地进行文学创作,一生为我们奉献了《呐喊》、《野草》和《朝花夕拾》等100多部闻名中外的作品。

有人夸鲁迅是天才,他却说:“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到了学习和工作上了。” 文中的一个小插曲表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尊重:有一次吃鱼丸子,海婴吃上一口,说不新鲜,许广平不信,在座的人也不信,海婴再吃,仍是嚷,鲁迅拿过来尝了尝,果然不新鲜,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萧红通过描写鲁迅包纸包的过程表现出他的耐心和一丝不苟:他“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偏一点,然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的。”

鲁迅先生虽然早已仙逝,但通过阅读萧红的文章,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先生的音容笑貌,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萧红读后感600字篇2

热爱文学的人总会熟知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文学造诣的高深和爱情惨淡的痛心,仅仅31年的生命旅程让萧红成为了中国文坛的一个标志,最有影响力的女传奇。她从开始写作到去世,创作生命一共只有10年,绝大部分时间都过着居无定所、贫病交加的生活,然而,她竟然留下了百万多字的作品,包括《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传世之作。如此看来,她不但天才,而且有着超人的勤奋。最近的《黄金时代》,《萧红传》等电影把她的形象搬上了荧屏,让更多的了人熟知了她,短暂时光中经历的坎坷与磨练。

很多人写过萧红的人生,这次李琦老师的作品也极为精彩,萧红的成就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贡献,爱情和向往自由的历程为传奇人生留下为人称道却十分悲情的一笔。本书的这篇序章极为的精彩,语言的运用,情节的提炼,完全是整本书的一个提炼和纲领。“她美丽纯洁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绚烂的烟花,只在天空绽放出一片冷艳,转瞬便归于冷寂,她把凄婉苦难的命运活成了一串动人的歌谣”。8个章节,描述了一生的跌宕起伏和感情的纠葛。

我觉得萧红的“苦命”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封建家庭、殖民社会的重压,旧中国一个女人生而俱来的悲惨命运,似乎难以避免;可是更深刻的伤害恰恰是她爱着的人所带来的。这就让人感到特别悲哀。年少时候,觉得萧红怎么那么笨,如花的生命,总是带着悲剧的色彩。如今,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累积,越来越能明白她的执着,欣赏她那种越爱越勇的心态。现在深深觉得,在爱情里,傻瓜总是更可爱一些。

萧红读后感600字篇3

民国时期的女作家里,我最熟悉的是张爱玲,看她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而萧红也只是大概知道一点,还是在看关于其它文学知识时所涉及到的一点,并没有特别地关注过她,她的作品我也只看了《呼兰河传》,还是别人推荐的,说句实话,我看了一遍并没有完全看懂,然后就没有再看过了,也许我心里觉得我对萧红并不了解,所以才没看懂《呼兰河传》。现在我手里有了《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这本关于萧红的传记书籍,看完后我觉得自己现在再去重读一遍《呼兰河传》,也许就能够读懂那本书了。《呼兰河传》我会去再读一遍的,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萧红这个女人,对,我说的是从女人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萧红。

《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这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在呼兰小镇出生到死于香港的整个人生过程。全书共分八大章,分别述说了萧红在呼兰生活的童年历程,在哈尔滨、北平等地的求学过程,在与家庭决裂过程中与人生中的几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鲁迅的帮助和指导,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生的渴望和不甘的心情,全都浓缩在了《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这本书里。

看完《萧红:黄金时代的婉约》整本书,说句不好听的,我心里只涌上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真的叹其不幸,更怒其不争。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萧红读后感,萧红读后感600字5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萧红读后感,萧红读后感600字5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