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怎么写

时间:2022-04-05  分类:读后感
事迹可以永垂不朽,人人都敬畏他。而若是不成佛,那么一切都是空妄——人们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再次提起“孙悟空”这个名字时,恐怕也只会想到他是一只曾经大闹过天宫的“妖猴”罢。所以,人人都希望这只肆意妄为的猴子成佛,都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想必吴承恩先生也是如此想的吧!所以在最后的最后,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成了人人都羡慕的“佛”。

但他自己呢?他真的想成佛吗?当初在水帘洞,花果香,万妖朝,那是多么地自在啊!没有规矩,他仍是那个胆大包天,上天入地的齐天大圣!地府改命有谁敢阻?东海索器有谁敢拦?大闹天宫有谁能降?孙悟空本就是天地所生,天地所育,自由自在,无法无天。亦或是,俗世的那些规矩入不了他的眼!他可是从未败过,一生骄傲的齐天大圣啊!齐天大圣又怎会真正喜欢,又怎会真正愿意去当一个所谓的“斗战胜佛”呢?

成佛也就意味着一切皆空。当时的一切痴狂,当时的一场春秋,皆是镜花水月梦一场。他若成了佛,便永远都只能当这俗世里的“佛”,永远、永远都回不去那方自己的小天地了,也永远都当不回那个“齐天大圣”了。因为佛啊,意味着要包容众生,要庇护众生,不能够再像当初那么地任性,那么地为所欲为了。

但其实,佛,妖又有什么区分别呢?不过都是这几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可总有些人,认为佛啊,生来就比妖高贵,天生就是高高在上的。而妖,却是能被狠狠地踩到尘埃里去的东西吧。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说“一切平等”,但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平等呢?佛和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从古至今如此多的人唾弃妖,贡奉佛,就是最好的写照吧!

如果能重来,我想,他应是再不会选择“斗战胜佛”吧。

最后四个人成了佛,成佛以后呢?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梦想的四个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佛是什么,佛就是虚无,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当你放弃这些,你就不会痛苦了。但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后记

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怎么写4

《西游记》。这本书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吴承恩精彩的艺术表现力,还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情况。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精妙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人物,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高超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反抗。他有着大英雄的非凡气度,也有爱听奉承话的缺点。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斗智,赢得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斗勇,决不留情;与一切困难斗争,决不退缩。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的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比如贪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等等。他有时还爱撒谎,可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私房钱。作者对猪八戒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品行端正,不怕困难,有坚定的信念。他谨守佛门规矩,不吃荤,在女色面前毫不动摇。可他有时却听信猪八戒的谗言,白白让悟空受了好多次委屈。但无论怎样,他都是一个用心良苦的师傅。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卖弄本事。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二)写作手法十分精湛

最让我有所佩服的是这本书的景物描写。大部分采用了诗的形式,起到了烘托气氛等作用。这本书在故事情节上时时扣人心弦,不仅抓住了读者的内心,还增强了本书的情节性和趣味性。

(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西行途中的妖魔,决不仅仅是一般困难的化身,而大都代表着一些危害人民、无恶不作的封建黑暗势力。他们其实是“神”里面的蛀虫。不但不为民谋利,而且时常劳民伤财,大肆搜刮剥削。孙悟空就是这些蛀虫的克星。他对付这些人从不手软,尽管许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哪怕事后满天仙佛又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逐,但除害护法之心全不曾改。

最终,当取经事业完成之后,师徒几人都修成了正果。其中,孙悟空成佛的基本条件是因为其“炼魔降怪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类的事业,为人类群体做出了贡献,最终达到了造福于人群的目标。

通过这本书,我学习到了很多。有不怕困难、顽强不屈的精神,还有坚定的信念等等。我会永远把它们珍藏在心。

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怎么写5

寒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以前我只是在电视里了解《西游记》,虽然它里面的故事已广为人知,但第一次读原著,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与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起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他用许多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个故事,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我没有读完全书,但作者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方式给我很多启发,里面的内容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书最精彩的是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讲的是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情节,运用许多诗词来描写人物和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有几段我特别喜欢,二郎神出场时的诗写道“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椶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这里用七句诗就把二郎神杨戬的样貌、打扮、兵器、来历和性格说的清清楚楚,我也仿佛看到二郎神就在眼前,看得出来他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在描写孙悟空和二郎神各显本事大战的情节时,写道“那真君抖搜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山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壮观的场面,两个人打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小猴子们四散奔逃的样子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孙悟空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很机智勇敢,却带着些鲁莽。他出身低贱是个妖精,正如一句话所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搬不动”。天庭因为他是妖精瞧不起他。但面对整个天庭他却宁死不屈、勇于反抗,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跌倒一次爬起来,再跌倒一次再爬起来,十分顽强。正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一句话:“若命不公,就和他斗到底。”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不认命不服输的人,在取经路上,他也始终坚定信念,过关斩将,终于保得唐僧取得真经,自己也最终成了斗战胜佛。

《西游记》能成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内容绝不只是打打杀杀,只有细细品味才能读懂书中真意,我要继续读下去,去取得属于自己的真经。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怎么写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阅读西游记片段读后感怎么写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