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09-02  分类:读后感
黛玉还完了泪,两人以后终是两不相欠了吧,前尘往事,皆是镜花水月,梦醒成空,纵是这样,我想,真心付出后,黛玉该是没有后悔过的。

红楼一梦,梦醒时分,大观园的繁华不再,园内女子豆蔻年华的热烈也不在……曾经繁华一时的大观园啊,竟渐渐衰败下去,不复当年景象。

繁花落尽梦碎后,再忆黛玉入府时,还有位翩翩少年笑着轻唤一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篇6

前几天我填了一个调查问卷,里边有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老师上课是怎样的?我这样回答:

两类。共同点是对所授课程非常有热忱,讲课非常精彩。

第一类是尽职尽责,讲课思路清晰,准确透彻,让人印象深刻。爱之深,要之严,责之切。举例:上学期教我们《算法与数据结构》的林碧英老师。

第二类是讲课投入,有感情,尊重学生的选择,用精彩的内容打动学生,让学生思想可以天马行空,也可以做一个安静的听众。举例:上选修课《红楼梦导读》的濮擎红老师。

确实,上红楼梦导读这门课,我非常享受,一节都不愿翘。可能我比较奇葩,对公共政治课和选修课这些别人认为的大水课,我都特别认真地去上,课后也会花时间了解课程相关。也不是我对本专业的课程不喜欢,必修课我也愿意去学得很棒。如果真的喜欢,我觉得两不耽误。

上了濮老师的红楼梦导读课,深刻了,客观了,全面了,细致了。

变得更客观,我觉得不是分清了善恶,而是读懂了人心,开始去体察一个时代、体察一个人。我一直没有去给宝玉下一个定义,也不愿相信这样一个闺阁良友会有多少现实生活的影子,他对女性的尊重和偏爱,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以为这是天性使然,就如他儿时抓阄选择了胭脂表现得那样。然而那个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很科学的依据,小孩子本就对颜色比较敏感,喜欢颜色鲜艳的物品。但是听了濮老师的分析,我有点明白他了。听见柳湘莲说“你们东府只有门口两个石狮子还干净些”时,他面露羞愧;往来于丧吊庆贺的交往中,他并不是不经世事的少年,通过小厮或者别的什么人之口,他也会知道“爬灰的爬灰”是什么意思。他的见闻并不少,就是在这样的大浪淘沙下,他才说出了“和女孩儿在一起,才觉得干净,和男人在一起,就觉得浊气逼人”的蠢话吧。当环境催逼自己去无奈接受的时候,原本的初心便低到尘埃里去了,而宝玉为众人发声。

更加细致,当是受到了老师讲的“一僧一道”专题的启发。以前从未想过,这和尚道士在整本书的谋篇布局中占有什么重要的地位,可细细去看,还确实有些讲究。和尚度化的都是女子,道士度化的都是男子。女子又往往为男子所累。比如「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这回,通灵玉恢复了灵性,姊弟俩也就都好起来了。87版红楼里这一回我看得莫名其妙,前面众人哭得死去活来,好像主人公都已经危在旦夕了,剧要演不下去了似的,突然把镜头拉向远处,然后换几个场景,暗示过去了好几个月,一切都风平浪静了,宝玉好转,该贾芸探病了。如果不看原著,实在不明白这一段是在干什么。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拍“双真进贾府”的场景,也许因为时代限制,虚的场景拍摄难度比较大。我觉得如果就这一段翻拍的话,双真和石兄的那段对话应该是相当有意思的吧。

《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篇7

《红楼梦》是一部杯具,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杯具,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杯具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可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所以,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可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可是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明白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明白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明白在每次99。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日,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仅有贾宝玉了。贾宝玉,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包含一种叛逆,但他是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杯具,经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述,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虽然是应当灭亡,可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说,杯具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是也仅有当好的东西没有了,才能触动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寻味,回肠荡气。

《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篇8

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创建了贾府这个大家庭,但是整部作品的主线却始终集中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如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宝、黛间的恩爱缠绵上,的确很容易让人生厌,但是从作品的写作手法这条线索出发,却使我感感悟有许多:

第一,仔细阅读过《红楼梦》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作品对任何一个人物的描写都显得格外的细腻,格外的重视,是其他三部名著所不能及的。特别是在第三回之中,人物描写不但多,而且恰当,恰如其分地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对迎春、探春、惜春的描述中,作者写道“第一个肌肤微露、和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年纪尚小,身量未足。”挥挥几笔,把三姐妹的外貌描写得出神入化。

而对贾宝玉的描写又多了几分大气,“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粗到细,都把人物的外貌、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再看薛宝钗的,“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鬓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如此描写,真把人给写活了,我读了以后仿佛真的见到了这一大家子,这就是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现在很多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因此写出的人物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一丝灵性。别以为这一点没有多大的价值,其实它就是衡量你作品优劣的一个刻度表。其实,要想写出人影来,并不难,就需要多观察。《红楼梦》能如此耐看,原因也在于此。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就是发生在曹雪芹生活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曹雪芹天天见的事儿。所以说若没有平日观察的功底,现在的四大名著恐怕就无法登上荣誉宝座了。

第二,就是曹雪芹刻画出的人物都具有一种神韵。经过曹雪芹的手后,《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王熙凤被赋予了见风使舵、善于察言观色、理家才能高超、心狠手辣的性格;林黛玉被赋予了爱哭、喜争风吃醋的性格;贾宝玉被赋予了一种独有的呆呆傻傻的性格……对每一个主人公的刻画显得那么自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比起其它三部名著来,更有难度,如不细读,必不能品味透彻……

读完《红楼梦》这本书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含义。

《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篇9

书中的《枉凝眉》唱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尽!”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诸多悲剧里最让人魂牵梦绕、万般嗟叹的。

一边是金玉姻缘,一边又是木石前盟;一边是封建家庭选定的标准媳妇,一边是心灵相通的红颜知己。贾宝玉苦苦徘徊,终究敌不过封建制度的力量。“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眼睛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柔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林黛玉,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黛玉的清高个性也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

黛玉葬花的那一节最让人记忆深刻: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 3/4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红楼梦》收获体会读后感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