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2-07-25  分类:读后感

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我觉得《三国演义》就是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还让我喜欢上了写作文。《三国演义》你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六

在历史的长河里,许许多多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闪烁着光芒,就如同沉积在河底的宝石,细小而珍贵。抒写它们的作者,那些呕心沥血、为追逐梦想一路奋斗的人们,被世人深刻地铭记。他们的灵魂将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垂不朽。有这样一本书,它是文学史的里程碑,它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它的作者罗贯中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观念加以融合,使作品十分有文化底蕴。其中既有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又具有民间思想,独出机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壮美的艺术世界。

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不论是狡诈多疑的曹操,忠厚老实的刘备,还是有勇有谋的孙权,都被作者用奇妙的文笔洋洋洒洒地写出了鲜活的生命。或许只是草草几笔,一个群雄逐鹿的故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我认为,这也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

其中,最让我欣赏的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曾经,司马懿率领十万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却沉着镇定,利用对方多疑的弱点,大开城门,只领着几个童子,自己在城楼上焚香操琴。使得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诸葛亮的这一招空城计,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扭转乾坤。还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妇孺皆知的妙计传诵至今。

谋事有诸葛亮,而武将中关羽的忠义让我深深地赞叹。他是一个英勇善战的蜀国名将,是一个有义有勇的“性情中人”。他秉烛达旦,过五关斩六将,后来还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见其义其勇有过人之处,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关羽一生重情重义,被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处处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虽败走麦城一生壮烈,但这个大义凛然的英雄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关羽的生命年华映照了那句话:“玉可碎不改其质,竹可焚不可毁其节。”

《三国演义》所承载的不只是一个群英芸荟的史诗,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与精髓。当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正是支持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三国演义》的一字一句都融入了作者的心血,一笔一墨都以写实的态度,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余百年的历史过程。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启发。清代的魏裔介曾这样评价它:“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起梗概耳。”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年代,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经典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就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感悟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生真谛,让经典的价值充分呈现。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七

翻开那本放在书桌最角落的,书页已经有些泛黄的《三国演义》,历史的硝烟滚滚而来,而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画面也不断地涌现在脑海之中……

自统一了天下的秦朝灭亡后,楚汉分争,楚并入汉,再到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天下得以再次统一。而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魏、蜀、吴三国成三足鼎立之势。也正应了《三国演义》开篇提到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三国演义》的故事,就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

作为一本出色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不只是反应了三国时期真实的历史,在其中也塑造了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而在那么多的历史人物中,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十分鲜明,他们或侠肝义胆,或赤胆忠心,或狡猾奸佞,或足智多谋。素有“虎痴”之称的许褚,是骁勇善战的勇者。对曹操忠心耿耿,多次救他于水火之中,而在曹操去世后更是哭到吐血,此等忠诚之心,着实令人佩服。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罗贯中在塑造人物时不单单去写人物的正面或者反面,而是把人物的优缺点都加以描写,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更饱满的人物。就如曾经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一代枭雄曹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尽显奸雄本色。他下手狠辣,残暴奸诈。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明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唯才是举。胸怀大志,有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再如“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虽然勇武双全,但却也骄傲自负。在罗贯中的笔下,原本对我们而言分外陌生的历史人物,却仿佛出现在眼前一般真实。

除了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还多次描写了硝烟弥漫,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使人读来热血沸腾。而贯穿在其中的谋略也成为了《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一大亮点。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虽没有足够的兵力对抗,但却不慌不忙,打开城门,自己则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则疑有诈而退兵。待到醒悟时却为迟已晚。

罗贯中并不只是单单的描述历史,而是把这些历史化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令人沉醉其中。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化的时代,看烽烟下,群雄争霸,无数人民为了和平和统一参加这一场纷争之中。

这是一部充满“宝藏”的经典名著。然而在当今社会,现代文化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很多人忽视了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名著。像《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巨作,有很多的人却不愿去读,除了古言难读以外,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名著很多人提不起兴趣去读,或者是读到了一半便放弃。

然而,读三国,不仅只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回顾一段历史,即使如今硝烟再无,书中所展现的忠义,为了和平与统一的奋斗,以及这其中众多的谋略和思想都是我们不能够忘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化,一直在散发着属于自己的最亮丽的光芒,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发掘其中的魅力。

中华文化流传至今,经典的著作也是相伴相随。品读经典,或许也是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吧?


-->> 3/3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