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07-15  分类:读后感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1

《四世同堂》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和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反映出老百姓们的英勇无畏。

书中的人物冠晓荷是住在小羊圈里的住户,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看到日寇的侵略,千方百计的想和日本人做朋友。他,对日本人毕恭毕敬,向他们的背影深鞠躬,给日本人下跪,却因为“消毒”丢了性命。他的太太外号叫大赤包,她希望中国被日本打垮,找关系给日本人做事。她的性情火爆刚烈,对自己的同胞毫不留情,但最后和冠晓荷的结局一样,在他们依偎的日本人手中死去。

我佩服书中的祁家老三祁瑞全,他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大学生,见到日本的入侵,他不想做亡国奴,而决定离开北平,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做一个抗战的英雄。他回到北京后,他已经不是一个急躁的学生,而变为了有丰富的阅历和抗战斗经验的地下工作者,他受组织委派,潜回北平,做情报工作,他在北海公园刺杀了给日本人做特务的招弟,在抗战胜利时,与邻居们共享快乐。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国人,他不怕为国捐躯,只希望为战争胜利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2

《四世同堂》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说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己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己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

战争结束了,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壮。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个悲剧。人们一直疑问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给大家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人们诧异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却不知结局。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结尾一句“起风了”,我想就足以表达老舍先生的意思了。

历史的车轮辗转向前,历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风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许打雷,或许下雨,渺渺茫茫。中国始终推着大车前进,泥泞和伤痕总是有的,但回首过去悲壮的一页,除了记忆和叹息,我们应该看见预示着的光明的未来。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3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四世同堂,全书是围绕着小羊圈内生活的祁家、钱家、冠家在日本人入侵北京时所做的一切。

老舍详细描述了祁家4代人的经历。通过祁老人、瑞丰、瑞宣、韵梅、钱诗人、小文夫妇、李四爷、常二爷、小妞妞以及大赤包、招娣、冠晓春以及蓝东阳等等数个有血有肉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表现出来了在战火纷飞,民族存亡之际,真善美和假恶丑之间的斗争。当你阅读这本书,是你仿佛置身于那令人哀痛的时代。其中我最喜欢的角色瑞宣,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在他身上体现传统家庭观念和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强烈的,但,还好,最终还是从矛盾、苦闷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我最敬佩而又心痛的角色是钱诗人,我始终忘不掉最开始描述钱诗人时,钱诗人的形象,尤其是那一口结实整齐的牙。可在钱诗人经历了敌人严刑拷打之后,他满口牙都被拔光。我不能想象他有多疼,但是看见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经历的此般事件后,我无法掩盖我心中的痛惜。这仅仅是北京城里一个小胡同里发生的事,却是中国千千万万人在那个年代里的缩影。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4

年轮,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大树特有的印记,一圈套一圈,一层围一层,年年增加。默默记录着世事变迁,任凭雨大风吹。历经沧桑,辱宠不惊。

祁老太爷就像是一棵大树支撑着整个家。一大家人是他的依靠,他也是一大家人的依靠。有他在,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有主心骨,内心都有一种依靠和鼓励,让他们不要害怕,勇往直前。

祁老太爷从小就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对于他来说/,战争不只是恐惧,更多是未雨绸缪。他坚信在皇城根底下,三个月什么事都不会解决。他早已不害怕战争,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北京老胡同里的人,生来就是谦卑有礼,祁老太爷岁数大了更是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对胡同里的人,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是很有礼貌,对和白长来的两个“便衣”亦是同样,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也是祁老太爷的智慧。钱家出殡时,他只是站在街门口,望着抬走的棺材,目送着他们离去。

祁老太爷脸上的第一条皱纹,每一个人生的智慧,都有是他的年轮,他永恒的印迹。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5

《四世同堂》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己的时光,其中一个关键词自然是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日本鬼子,他们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事以及他们近乎变态的心理,使每一个描写他们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齿、紧缩双眉,但使我钦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没有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种冷幽默表面上轻描淡写、若有若无,蜻蜓点水般描写,但就是这么几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们令人恶心的心态,通过这些文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老舍先生轻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没有全盘否定日本人民,这从书中小羊胡同1号门的一位日本老妇的言行举止便可看出。

可见,对于日本人,作者还是很理智的。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6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