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得不承认,林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最后,也因病吐血生亡。曹雪芹在全书一开始就用神话色彩的笔调点明这一点,而觉得林黛玉她把自己可以拥有的幸福推开了,在书中的一个地方可以体现,在薛宝钗进府的时候,贾宝玉同林黛玉等人出门迎接,当贾宝玉看着貌美如花的薛宝钗目瞪口呆的时候,林黛玉望着贾宝玉一脸不悦,当贾宝玉去拉林黛玉的手一同上前时,林黛玉却挣开了贾宝玉的手,但林黛玉又重新握住了她的手,一方面体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另一方面体现了林黛玉对自己的幸福,不去争取而总去推开的。
导致林黛玉推开幸福的有两大原因:
第一,她进贾府是由于母亲死了,父亲也生病了,无人照料,尽管她得到贾母的宠爱,但在贾府,也是寄人篱下,而且只身一人在贾府,父母均不在身边,本身就已经使她十分孤独悲伤,而又要寄人篱下,生活在贾府,她一定十分辛苦;
第二,是她的性格,她本来性格是比较喜欢退让,她无论在交朋友或是争取自己的幸福上,都不像薛宝钗那么主动,所以她到最后以悲剧告终。
另一个是我印象深刻的是贾宝玉,他对于男女人权平等的思想和对爱情的坚贞使我尤为感动。在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是低下,而贾宝玉可以算是封建社会里的一盏明灯,照亮走向光明社会的道路,在贾宝玉摔玉的情节,将他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知道林黛玉没有玉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另外,贾宝玉对林黛玉似乎是一见钟情,并在初识的时候就送林黛玉“颦颦”二字作为表字,在他得知林黛玉因病吐血身亡之后,悲痛万分,而且在全书许多情节,尽管薛宝钗对他关怀备至,而林黛玉有时对他冷嘲热讽的,但他始终把林黛玉放在心上,凡事都为她着想。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句都美轮美奂,尤其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幻仙曲演红楼梦”一回中正副册上用诗句韵含书中各个人的一身结局以及那些揭露人物命运的曲词,其中关于王熙凤的“聪明累”一曲尤为贴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个有,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剌剌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很好的揭示出尽管在书中一开始王熙凤威风不已,但人生安定,她仍逃不过悲惨的命运。
《红楼梦》不愧是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而《红楼梦》的写成也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他出生于官宦人家,后家道中落,流落到北京黄叶村定居,在那里“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下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7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红楼梦》缘起灵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过多故五内郁结。至于石头如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贾宝玉,我们不得而知,只觉得颇有些神化色彩。
再说那降珠草下界幻化为人形,名黛玉,以一生泪水报答神瑛待者灌溉之恩。黛玉性格孤僻,并非与天俱来。她幼年丧母,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但这并非是一个有温暖与爱的家庭,而是一个龌龊之地。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鸡肚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她是不谙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断秋风狠”,不要过份指责她的“多心”,那实则不为她之过,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虑。
众钗中可与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宝钗莫属,她家私雄厚,善于处世,这两点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没有木石前盟,却相信金玉良缘。
初到贾府,便“连下人也都多与宝钗亲近“,赵姨娘也称她厚道。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说。蘅芜院她布置得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的淑女之感,让人觉得节俭。金钏投斗,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之笔,是曹翁忘了这号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维持了大家闺秀的仪态。一方面她让王熙凤认为“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方面又让老太太,王夫人觉得“小惠全大体“。对黛玉的讥讽听若惘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恨,又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她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宝钗被认为“大家闺秀,温顺,识大体“,选上了“宝二奶奶“终成了“山中高士晶莹雪”。
对于宝钗,我一直无法喜欢,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她与宝玉的婚姻。她的处世圆滑,她的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
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8
四大名著,深邃而又神秘,这个暑假,我解读了最难解读的一本奇书——《红楼梦》。
红楼梦主要讲了封建社会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富到衰的全过程,刻画了种种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无奈,在封建社会里,事实都用权力说话,无人相信法律对于他们来说是公平公正的。
这本奇书看一遍甚难懂得,只有仔细琢磨,才能懂得其中的含义。那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灵魂,佭珠仙草为了报答神瑛侍者——贾宝玉对他的灌溉,化作林黛玉泪洒红尘。前面一段的太虚幻境,别有一番韵味。说是红楼梦,其实本意就是石头记,那块女娲补天留下的通灵石,造成了一场未完待续,永远无法结束的梦境。
最然我憎恨而又同情的便是王熙凤,他害死尤二姐,心狠手辣地逼迫了多少无辜的人。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性格泼辣,十分恶毒的人,但是我认为,在这样昏庸无能的社会,她无心无力,为了生存,为了自我利益,他不得不这样做,这一切,都是自找的。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就像一盘碎渣,贾母觉得林黛玉身子弱,又看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不觉同意了宝钗做宝二奶奶的位置。而林黛玉,则因疑心和嫉妒吐血身亡。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如何攀比?黛玉对宝玉来说,只有怜爱。透过宝玉的眼睛,这位“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千金小姐美中有自然,她那雪白一般的酥臂,肌肤润泽,仿佛“一池出芙蓉”,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林黛玉,这朵病态的红玫瑰,如果在一起,红玫瑰就会凋谢。薛宝钗,,则是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是白玫瑰,在贾宝玉心中永远取代了这个位置。
红楼梦里还有很多经典片段,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这些令人吸引的部分读的我如痴如醉,一遍再一遍反复读下去……
以上就是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8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8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