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

时间:2022-06-30  分类: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1

“我希望在我死后,也能够继续活着”这是安妮在日记中写的话。每当我一次又一次地读完这本书时,总会思考:她真的做到了吗?现实坚定的声音告诉我:她的确做到了。

这本书读起来是轻松愉快的,不像闻名遐迩的名著那样枯燥无味,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每当我想起战后的满目疮痍,安妮的悲惨结局,便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失落,情绪的落差就像高高飞起的风筝一下子被人扯了下来。

这本日记记录了她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每一个充满未知、危险但又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以及激烈的战况和她内心深处的思考与疑问。在这两年时间里,安妮一家一直居住在一间密室里,每一举一动都受着限制。尽管我与安妮年龄相仿,读起这本书来有着强烈的共鸣感,但我仍然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在如此与世隔绝、不自在的环境中生活的?然而安妮似乎并不这么想,有时甚至把新的战况当成一个逃离的新希望。她有着一颗无比乐观的心,就这点,让我无比钦佩。

我承认我总会被安妮乐观的心态打动。“如果从外部看,我只是一只没有自由又喜欢嬉戏的小羊羔;但在内部,指引我的则是美好的那一面的我”她总是向往着美好的自我,美好的未来,而并非自己的悲惨的下落和战后的惨状。这不由得引发我的深思:对生活感到烦躁厌倦时,难道就一定要一味地抱怨生活吗?还不如静下心好好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案,朝着美好生活大步向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应彻底放下希望,失落只会让阳光更难透过紧密的乌云,照耀到我们身上。

的确,安妮早已在七十三年前去世,但她的乐观仍然在影响着全世界。她仍活着,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每次在遇到所谓的“人生大起大落”时,想想这个女孩,我都会觉得,一切一定都会好起来。

《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非常残酷的,有无数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安妮日记》的主人公是安妮·弗兰克——来自德国的犹太人,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后,开始疯狂地对犹太人进行残酷的伤害。安妮一家被迫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安妮在这里开始上学,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学校生活。后来,由于法西斯已进军荷兰,安妮的父亲带着他们一家与同样是犹太人的凡·佩尔斯一家,牙医医生阿·杜瑟尔躲进了他公司大楼后的一些隐蔽的房屋里面。1942年7月6日躲进,1944年8月四日被逮捕,这期间,全靠公司的几位员工向他们提供物资。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女最重要的两年,没有人听她内心的苦闷,陪伴她的只有日记本。八人被逮捕后,相继去世,只剩下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后来,他在密室里发现了安妮的日记,并与1947年出版。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感,就是这残酷的战争,让无数无辜的人献出了生命;让所有人都厌恶,厌恶这残酷的战争;厌恶这无情的屠刀;更厌恶满手鲜血的希特勒。

想想吧,想想战争付出的不仅仅是鲜血,还有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想想战争到来只会让地球母亲的子女们互相争斗;想想我们的地球母亲要遭受怎样的灾害;想想……

如果没有这残酷的战争,人与人之间都多一份关爱,还会让年仅15岁的倩影少女安妮惨死吗?是的,安妮是无辜的。她的死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犹太人,许多不是犹太人的人也被这残酷、无情、可怕的战争害死。

让我们共同呼响“要和平不要战争”的诺言,把曾经满是鲜血的战场化作泡影,用对生活的热爱来换美好的明天!

《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3

安妮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但她的命运却不同寻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对德国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一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就是众多受害者当中的一个。那时,安妮刚刚过完她13岁的生日,他们一家就开始了躲藏生活,竟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而这25个月里,他们却过着痛不欲生的生活: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就连上厕所也不能。只有到晚上,他们才能依靠父亲同事给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维持生命。而在这25个月的漫长岁月里,小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密室内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思考反犹太主义,思考一切的一切。显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她每天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面对着随时被发现的恐惧,但却坚持着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那样的环境里,空气都是令人窒息的,她却依靠她成为作家的梦想写作着,直到被发现送往纳粹集中营。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能感受到安妮的乐观、坚定和执着。她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她还说:“当我仰望天空时,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它”。安妮,这个充满乐观自信的小女孩,她是寒冷时的篝火,是沮丧时的星光,是绝望时的朝阳,有她在,就有生命的存在。

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直到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军队发现不久。这个年龄和我们一般大的小女孩,经历了多少,又忍受了多少?

战争的残酷并非常人能想象的。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美好的生活,摧毁我们的一切,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无助。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安妮日记》的优秀学生读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