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格列佛起初以为小人国与英国毫不相像,但实际上小人国却是英国的写照,透过那似是荒谬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地自命为头顶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决定老百姓的命运。官吏们也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禄。
小人国的两党以鞋跟高矮为区分标志,这里影射的是当年英国的托利党(即保守党的前身)和辉格党(后来发展成自由党)两党政治;而吃鸡蛋时是从大头敲开还是从小头敲开,则指的是天主教与新教(亦称清教,即加尔文教派)之间关于教会仪式的无稽之争。为了这一区区争端,竟导致了小人国的内战,甚至殃及邻国。由于小人国里的警察制度和诬告成风,格列佛不得不逃离那里。
大人国的人无论体力还是理智都超过了那群“小人”;大人国里实行的是理想化的、有教养的君主政体,国王贤明而正直,经常关怀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的保障。
在大人国国王的要求下,格列佛向他介绍了英国的社会及制度,他的溢美之词在国王的追问下破绽百出。国王对英国存在的营私舞弊、侵略战争和法律不公大加指责,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人心的卑劣自私。
飞岛国的科学家脱离人民与实际,从事不着边际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属地的居民,更采取残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将飞岛驾临上空,阻隔阳光,或降到其国土上,将居民碾压成粉。这里揭露的正是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
格列佛还到了一个魔术家的国度,在那里回溯了古罗马的政治,对比了英国的制度。此时,他的思想已从支持君主政体变为拥护共和了。不过,他还只是赞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宗法社会。
如果这种看法还属于“浪漫的倒退”的话,格列佛对智马国的描述,则指出了文明社会对于人类的腐蚀,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才是纯洁高尚的。这一观点后来被法国的卢梭发扬光大,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
智马国的居民分为状似野兽的“雅虎”和有智慧、会说话的智马两类。“雅虎”代表了人类的贪欲和败坏,而智马则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会。不言而喻,如果人类堕落下去,将与动物无异,那是多么可悲啊!
斯威夫特生活的时代是由培根开创的实验科学和牛顿奠定的古典力学方兴未艾之际。他笔下的小人国和大人国虽是虚构的,但其居民身高分别是正常人类的十二分之一和十二倍。那里的一切建筑和器物,都具有语文比例的准确性,全书结构匀称而明显,这都符合理性思维的要求。
关于《格列佛游记》读后感7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家、作家和政论家。《格列佛游记》写的是一名医生,名叫格列佛,他曾去过许多与世隔绝的地方。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之后,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那里的人利用岛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度过三年奇妙的生活并经过多次冒险,回到英国的经历。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他们的国家不会出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因此他们的社会不会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愉悦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咱们不能不审视自我,咱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咱们的社会虽然不像当时英国那样败落,但也好不到哪去。小偷小摸、乱扔乱丢、破坏公物。都是咱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杀人放火、贩毒走,私、残暴疯狂。也是咱们在电视中经常见到的事,都已经不足为奇了。
这么一个浑浊的社会,是要靠咱们来澄清的。此刻的咱们虽然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是能够做咱们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头拣起一片垃圾,写一篇环保文章,号召兄弟姐妹亲戚……这都是咱们轻易能做到的。
我期望咱们的社会能在咱们一代一代的发奋下,成为像慧因国那样的社会。我愿为此付出,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点污染。
以上就是关于《格列佛游记》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关于《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