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时间:2022-06-22  分类:读后感
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

读了回族著名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心里十分困扰,好像跨越了时空,经历了人的生老病死。。。。。。

一个爱与悲,痛与冷,生与死的世界里有那样感人的深情!一个回回的民族,演绎着那么悲哀的故事,却是那么深深切切,一幕幕在眼前凄凉的流过。我的心随之碎了。

作者以新月的母亲带着《月梦》而来为开始,以她携着《月魂》而区为结局。其中梁君壁是一个不朽的人物,她个性鲜明,性格刚强,书中说:“壁儿比母亲更胜一筹,天资聪明,长于心计,家里内外开支,一切都比母亲有数,虽不识字,却全凭心算,安排的井井有条。刚刚十二三岁就顶替了母亲大半,几乎是梁亦清小小的账房,梁冰玉却叫他管家婆。我个人认为他是一个能干,作做事果断刚强,但眼泪不容沙子的人。

她与妹妹矛盾最为突出,只因为是韩子奇的妻子,由于战争爆发,韩子奇不得不带着他最爱的宝贝远走他乡,就在此时,受到爱情挫折的梁冰玉执意与韩子奇前往,但没有想到,战争一起就是十年,他们俩人相依为命,而且产生了爱情,不久生下了新月。战争结束后,他们又执意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北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但不懂爱情的梁君壁又怎会容忍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的妹妹的苟且之事呢?一气之下,将妹妹赶出了家门,在梁冰玉的一再恳求下,留下了自己的女儿,自己回到了英国。

这也造就了新月的痛苦,她丢下了女儿一人独自面对情感世界。爱情常会对错误视而不见,永远只以幸福和欢乐为念。如果他勇敢的站出来,与新月一起用清醒的头脑,明亮的眼睛,坚强的心,陪伴新月在不忙迷雾的人生中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闯过一道道难关,或许新月的命运是另一种结局。

在书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看到了人生的无奈,更看到了生命的价值,我们是否该惋惜,在新月生命花开之时,却带着对爱情的憧憬,走向了生命的无常。比起而来,我们又是多么幸福,我们有的权利,又去爱的权利,难道这还不够吗?但我们还不满足,以至于我们永远不会快乐。

然而这本书中,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它让我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贪欲多少可怕,它只会给你带来痛苦,带来烦恼。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穆斯林圣洁的诗篇,充满了悲剧的美感!

让我的眼泪放肆一次吧,眼前的世界从清晰变得模糊不清,我的心接受了一次生命的洗礼和膜拜,被什么洗涤过了,慢慢的随流水荡漾开去,久久不能平息。隐隐约约,一曲用小提琴弹揍的歌曲,在我耳边响起。

只因为有这个社会,悲剧不再上演。

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书名一直听说,总感觉应该是一种历史类图书,像是要介绍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就从来没有拿起来读过,真正读完还是去年的事。《穆斯林的葬礼》背景置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奇特的经历,不平凡的人世生活。读完后,书中的那些鲜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韩新月、楚雁潮、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等等,总是盘旋在脑海之中,印象深刻,挥之不去。

整部书结构安排的非常巧妙,以“玉”、“月”为每章的标题,交织在一起,在小说的结尾又合二为一。小说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总是能不断地吸引读者,不断地读下去。尤其是韩新月的身世之谜,深深地吸引着读者看下去,去解开这个谜团。此外,异于汉族的回族伊斯兰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说的一个亮点。读这本书之前,我几乎很少真正了解穆斯林这个民族,甚至对他们颇有误解,印象中他们是满脸胡子、头戴白色小帽、行动有些怪异甚至让人有点害怕的一个群体。看了这本书之后,对这个民族有了新的认识,回族人很爱干净,无论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习俗和礼仪,还是他们在生活方面非常讲究节制。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启迪我们,少一点遗憾,少一点悲伤。

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以玉为线,以月为名

玉魔玉王新月天星一半真实参杂着一半虚拟写下了一家三代的兴衰,一书看似两部,却又缓缓交织。让我意犹未尽,看到章名就想到了之前小伙伴的剧透,让我不忍继续往下读,害怕作者笔下的文字比友人口中更加凄美伤感让人揪心。

当文中班长将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让两人参演时,我竟没有想到楚老师竟会如剧中人一般为新月丈量墓穴,文中道:“一个独往独来的幽灵,一只无伴无依的孤雁。雁归有时,潮来有汛,唯独明月不再升起。”楚雁潮已随韩新月一同离去,看到的我真的心碎。

文中人物各个饱满鲜活,原先活泼爱憎分明的壁儿,随着丈夫的十载离别和出轨小姨子,也渐渐远去了。天星因为母亲的操纵,错失了一个最爱的女人。文末虽未提及他与陈淑彦是否美满幸福,但我希望他能忘记过去好好善待这个漂亮踏实可爱的姑娘。韩子奇一生起起落落,为玉着魔,为玉兴起,却又在生活中因两姐妹优柔寡断。如果他当初选择与玉儿远走,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翻场景?也许美满幸福?也许新月能与楚老师有个美好的结局?

留我一个人独自开启另一个想象。

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6

茅盾文学奖还是值得一读的,民族、信仰、爱情,亲情,虽然时代遥远,但还是感觉置身其中,引发共鸣。特别是人物内心描写,格外细腻牵动人心。

看完书问了熟人,才印证了书中回族不与汉人通婚,除非入教,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一直觉得有信仰的人是值得尊敬的,那是立身之本,做人之根。有信仰的人同样的是可怕的,有时信仰高于一切,甚至超越道德法律。我并不觉得信仰就是简单的信教,信仰是一种宏观的追求和执着的坚守,如日月星辰,它就在天空,你抬起头,就会看到它。

我无法理解韩子奇对玉的痴迷,痴迷到为了玉抛妻弃子,如果这算是一种信仰,那我宁愿不要。我可以想象韩子奇和玉儿的抱团取暖,但我不认为也不接受这种所谓的爱情,爱情不能违背道义,不能抹杀亲情,爱情是美好的,如楚老师和新月,它会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悲剧不是偶然的,因果轮回,冥冥之中皆有定数。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不同的结局,没有对错,只有你的在意。如果说小说是悲剧,那么生活每天都会有悲剧发生,想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就看自己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妆。


-->> 2/2 文章结束,返回第一页

以上就是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有关《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