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走向没落,因为它总体上已经变得不合适宜,本来,它还有些恒久性可供后来人吸收和借鉴的部分,但重大的社会变革,激烈的冲突,很容易采取极端对立的态度,一方要全盘否定,一方要完全继承。只有社会稳定了,才有可能采取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很欣赏《白鹿原》的封面画,画中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头子佝偻着腰,拄着拐杖,眯着双眼,注视着不远的前方。我想这位老人就是白鹿原上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捍卫者白嘉轩族长。老人在看什么?也许是在看白鹿原,也许是在追寻逝去的白鹿,也许是在想念自己的儿女。但我更相信,老人是在怀念过去平静的岁月,对眼前发生的感到困惑和无奈。这幅画准确地表达了《白鹿原》作者的意图:为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唱挽歌。
白鹿原读后感怎么写9
近日读陈 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文章气势宏大,人物多样,个具特色。仅借此文,简抒一己之见,表个人之思。
说白鹿原,主人公白嘉轩是不得不提的。小说本就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读物。白嘉轩的身上自然少不了神秘的色彩。七次娶妻,六次丧妻。从世俗中的怪人,各家恐惧嫁女之人,到一族之长,智取风水宝地,修祠堂,建私塾,立乡约,惩恶习。他的腰杆总是挺的笔直,不管是面对对黑娃的处罚,还是面对大儿子的堕落,亦是与儿女白灵的关系断绝……这笔直的腰杆是家族代代流传的骨气,是地地道道农村人的骨气。
说了白嘉轩,自然要说他的对头鹿子霖。按照原上的规矩,族长历来由白姓担任,这也就意味着在旧的时代鹿子霖与白嘉轩的差距。而鹿子霖的一生都活在名利的漩涡中,是不折不扣的诱惑的奴隶。他为了争夺原上的统治权,投靠外部势力,建立保障所,担任乡约。为了掩饰自己丑恶的行径,不惜将大儿媳至于死地,为了满足复仇的欲望,恶施美人计使白孝文遭鞭笞之刑,沦为乞丐,兔死狐悲假施仁义,毁了一个人,碎了一个家。世俗中的大起大落,名利的的枷锁终将其压垮,最后也不过一介疯人,为乡里耻笑。
讲了父代,不妨再提一下子代。陈 忠实先生对晚辈命运的安排着为精彩。如果说白孝文白孝义代表了传统子弟,鹿兆鹏鹿兆海以及鹿兆谦则代表了新生的力量,激进的青年,破除旧社会的革命力量。其中孝文的命运安排尤为跌宕起伏,从家族的继承人堕落到街头乞丐,曲意逢迎,出卖自己的兄弟,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最后却成为革命的功臣,当上了光荣的县长,极具讽刺意味。鹿兆海与白灵的命运纠葛让人惋惜,白灵之死更是让人扼腕。不得不说,整本书中白灵是最让人喜爱的。她犹如一朵白莲,处世俗之污泥而不染,卓卓独立,高傲美丽,刚正不阿。而恰是这样一朵白莲,这样一位对革命忠诚的战士竟折煞在自己人的屠刀下。
全书最让人敬重的人,当朱先生莫属。他是白鹿原上的圣人,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制订乡约,犁除婴粟,主持赈灾,请缨抗日,撰写地方志。但他还是处处碰壁,步步失败。刻着“乡约”的石碑被农协会员砸碎,虽重新拼接起来,一道道裂痕也是永远无法愈合;罂 粟,在下一个季节又被人上,并且蔓延到整个渭河平原;主持赈灾,可扭转不了饿殍遍野的局面;请缨抗日,被政府遣返回乡;呕心沥血编撰的地方志却根本找不到读者,只能作为陪葬品和自己一起埋在地下。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是朱先生的真实写照。
静而思之,《白鹿原》当之不愧是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话剧。人与社会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交错缠结。而那些或许存在或许虚构的白鹿原人,那些白鹿原上发生的或许神秘或许真实的事儿,也随着历史的长河,融入高原的黄土中,散进漫漫黄沙里,化成一曲高昂激越百折传唱的秦腔。
白鹿原读后感怎么写10
很荣幸,我见证了这样一个传奇!
我总是看不清他们的脸,却感受着每个人的气息和脾气。
我不愿意接受任何电影和电视剧的刻画,因为只有样貌模糊的他们是属于我的,属于我看到的白鹿原。
我对它把人性善恶暴露得淋漓尽致。和把言语表达地如此露骨感到惊叹。
我像是亲临现场看着一代代人的兴衰存亡,看着一个时代的变化万千。
我原谅他们的丑恶,却终究还是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白灵的革命爱情、兆海的誓言、白嘉轩的睿智、朱先生的未卜先知、黑娃的仗义、鹿三的忠诚,我会因为描述他们的一句话鼻子一酸,并总是自私地觉得那份美好也有我的一份。
跌宕有致的情节一次次带领我进入下一个场景,每颗麦粒,每个碗筷,每张桌椅似乎都在我眼前,我聆听并庆幸着,庆幸着我在,在见证一个传奇。
我想快点知晓每个人的结局却舍不得跳过一字一句,因为相比于结局我更在乎他们经历了什么,我像期待我的下一刻一样期待他们的下一秒,意犹未尽而不肯离去。
就在几天前我还在想,我为什么要花时间读小说?它可以让我学到些什么?不过是一些人物演了一场不曾发生的戏。但现在却惊奇的发现,人性、精神、处事态度、人生道理在一举一动中由每个人教授给我,就像我大一时读完《飘》后被Scarlett的勇敢震撼一样,一种超乎存在的精神直击心灵并影响着我的一举一动。
因而,我愿意相信他们存在过,相信故事发生过,就像相信爱情一样得坚定。
其实我反反复复想要走近它,但每次都停留前几章,而且没有勇气读下去,因为在我看来它实在太长而且人物太多,我怕会忘记和混淆。而今读完,却发现每个人我都记得,并记忆深刻。若问我是否要再读一遍,我会说不想,实情是不敢,因为怕半途而废辜负我的他们。
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经常看不出一本书的好坏,说不出什么有深度的书评,更谈不上有什么文学素养,甚至对自己说的话是否有逻辑也一无所知,却想要单纯的把现在的感受记下来,顺便看看今后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一丝丝无知和矫情,但不管怎样,我终究是从里面获得了些什么并因此感到无比欢喜,至于是什么,便道不清说不明了。
致敬作者,致敬经典!
以上就是白鹿原读后感,白鹿原读后感怎么写10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白鹿原读后感,白鹿原读后感怎么写10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