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恶意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恶意读后感800字篇1
在一个早晨,我读完了《恶意》,然后去厨房准备早餐,一边准备一边想着书里的情景,有那么一瞬间,有种后背发麻的感觉,你永远都不知道,人性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恶意。
书中,善良的日高不遗余力地帮助少年伙伴,即便在学生时代被伙伴伤害过,也不影响他日后对伙伴那种真诚地帮助。这个伙伴就是野野口,一个内心世界极其复杂的人。或许他曾经也在心底感激日高的帮助。但对于日高,他更多的是妒忌吧,妒忌日高比他强,比他优秀。以致成年后,得知日高成名,主动去找日高,一方面得到日高的帮助,另一方面内心的妒忌远远超过感激。后来,日高出版了一本又一本书,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最终,野野口内心的妒忌战胜感激,谋划杀害了日高。看完书之后,我心里拨凉拨凉的,妒忌是多么可怕,它能可怕到让人不顾一切地去杀害对自己有恩的人。
在《恶意》中,作者通过层层推理,向我们展示了人性背后的恶意,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校园暴力,直到今天,校园暴力仍然是一个残酷的问题。再比如家庭教育,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父母的言行总是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野野口的母亲就曾经在他面前,表达过对日高的不屑一顾,后来野野口对日高的一系列行为,谁说不是少年时代家庭教育造成的呢?
这个社会很残酷,也很现实。事实上,在读《恶意》的过程中,我总会不经意地想到我的大伯,年轻时候的大伯,走南闯北,跟随好几位师傅,学了很多中医本领,后来回到家乡,偶尔给人治病,大伯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给邻里治病,基本都不收钱。可是他的善良并没有感动别人,很多人不花钱把病治好了,还到处说大伯的坏话。小时候,我总是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要那样做,后来长大了,经历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我终于明白,那些人那样做,是因为妒忌。妒忌让他们失去了做人应有的原则。
《恶意》反映了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在读它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言语,生活中有些人和事确实是这样。我们最难防备的就是人性的恶意。
恶意读后感800字篇2
近日,看了东野圭吾的《恶意》,感触很深,在此分享我的读后感。
自小母亲的影响,内心的懦弱与嫉妒,不与自身才华匹配的骄傲以及这份骄傲引发而来的自卑感,让野野口成为了一个嫉妒狂以及一个杀人犯。
对于野野口来说,依附权势,背叛友情成了一个让他在学生时代有“尊严”的生存下去的方式。校园暴力造成的心理阴影自己做过的耻辱的事成为他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存在于他自我认为的所谓的完美生活之中最大的“污点”。他想要消除这个“污点”,于是野野口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杀掉日高。
精心策划的谋杀案,看似临时起意的谋杀案,实则是野野口为了自身的“名字”所刻意策划的谋杀。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仇恨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也无法解释。”
该怎么解释野野口这份植根心底的恶意呢。
因为嫉妒,所以一直想成为作家的野野口看见发表了自己作品并且得到很大响应的日高眼红得发狂;因为所谓的“傲骨”,所以野野口背叛唯一把他当做朋友的日高加入校园暴力的行列;因为早已经失去了会令人清醒的人性,所以野野口即使入狱亦要毁掉日高的名誉。
因为恶意,会随着野野口经历的`失败之中逐渐膨胀,淹没最后的良知。
忽然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也算是曾经遭受过校园暴力,至今仍然忘不了那时候看起来与我无关亦或是善良的人对我的评价以及诋毁,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恶意,我的被诋毁事件或许刚好是他们发泄恶意的地方。
也庆幸自己没有如野野口一般,沉沦于深不见底的深渊。
在悲悯野野口的同时,也在惊叹于东野圭吾的写作技巧。东野圭吾很好的抓住了读者先入为主的心理弱点,让每个读者都认为日高是一个嫉妒狂,一开始野野口以第一人称塑造的日高的形象,让读者也认为日高即是冷酷充满恶意的人,后再一步一步得揭露真相,剧情反转,让每个意犹未尽并且恍然大悟。我亦总是将《恶意》与《看不见的客人》相联系起来,我也翻过这样的先入为主的错误。
世界上有那么多亟待解救的灵魂,或许无边无际的恶意正在慢慢吞噬着这些人的良知,但我仍希望,这些在罪恶边缘徘徊的灵魂,不会因为恶意而迷失自己。
恶意读后感800字篇3
客观的说,依然最爱东野的《白夜行》,因为在推理的基础上,多了些温馨的沉重感,记得当时读完以后我是极其失落的。“《白夜行》为爱粉身碎骨,《恶意》因恨万劫不复”,相信读过这两本书的读者,一定有着相同的体会。
好书不能比,那今天就只来谈谈《恶意》这本书。东野的书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想让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故事
以上就是恶意读后感,恶意读后感800字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恶意读后感,恶意读后感800字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