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书以震古慑今的大悲剧的形式著称于世:宝黛爱情夭折、钟鸣鼎食之家败落、红楼群芳魂断香消、四散飘零,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而我掩卷难忘的却是那些并非十全十美的女子。人性毕竟是很复杂的,她们虽各有不足,但真实,她们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深入我心,即使这背后透露着无尽的悲伤。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钗、玉属全书最光华夺目的女子。是因为美丽吗?因为性格吗?非也!是因为她们的才华!一个是诗书敏捷,出口成章;一个是鸿儒硕学,满腹珠玑。一个女性的外貌不俗,只能说是漂亮,只有当她拥有内在气质时,才能称得上是美丽。她们的才识学问成就了她们人生自信的基石,让她们傲立群芳。
十三回回末题句云:“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免除诸弊,严厉政令,又通过办丧事,验证了她非凡的才能,“都知爱慕此生才”,谁说女子不如男?
探春是贾府里的三小姐,为贾政和妾赵姨娘所生,众人对她的评价是“带刺的玫瑰”。她虽为庶出,但有远见,有抱负,“才子精明志自高”,故同样得到较高的重视。
再比如怡红院的丫鬟小红,三流小丫头,本来属于不得势的奴才,但是通过自身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待遇。这些都是靠自己努力的结果。可现在的一些同龄人,衔恨家徒四壁,怨父尤母,何不像书中人物般活出自我?用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富一代!
余秋雨先生曾说:一个人读书,文字便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的确,寻梦红楼,带着思考,带着憧憬,带着冷静,很是费心,却很满足,那是一番头脑风暴后的硕果,挂在枝头,赏心悦目。开始想去思考,想去探讨,想去追寻,应该以怎么样的姿态面对生活,面对生命?
夜阑珊,读无眠,寻梦红楼,艳之,一场醒不了的梦……
《红楼梦》读后感征文题目九
《潇湘夜雨芭蕉梦》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看尽红颜老,花落人亡而不知。
——题记
一曲《高山流水》牵动了多少知音的感念,一出《红楼梦》又何尝能诉尽人世的悲欢离合?悠悠然,记忆的线索在无尽的忧伤中,从那繁华鼎盛礼诗簪缨的朱阁口楼想起......
暮然回首,已沉睡了千百年的潇湘之外,被黛玉的纤纤玉指点醒。悄怆幽邃、不可久居的潇湘馆,却成了黛玉的起卧之地。泪洒斑竹,谱写了古代浩荡女子斗争之歌,用纤弱的笔触,挥下了千古绝悲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香消断有谁怜?用姣瘦的身躯掀开了向封建社会挑战旳新一页,用娇残的面容面对贾府各个无能之辈......
黛玉是一泉如小石潭般的水,澄清、忧虑。她本是一棵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下凡,便掺进了这浑浊不堪的贾府,显得格格不入,仍保持原有的清澈。
诗是黛玉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寄托。黛玉诗的风格是他人不可比拟的。黛玉的诗平凡却比宝钗的更唯美、细腻,黛玉的诗脱俗却比宝琴的更凄婉。黛玉敢于追求、争强好胜,无限才华却无处可施,都在诗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黛玉的《五美吟》,对逝去丽人的幸福、人生的惋惜;黛玉的《葬花吟》,对零落成泥的花瓣的不舍和爱惜;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对秋夜听雨淅沥的感怀。知道黛玉停止了原本微弱的呼吸,都有“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眠”对她的告别。黛玉的一生都包含在诗中。对世间万物的爱惜;对宝玉的情怀感愫,也包含着在诗社中风花雪月、潇潇洒洒的岁月。
黛玉刻薄高傲,那是她寄人篱下,用来掩盖自己自卑的外壳;黛玉多疑宝玉,那是她害怕被她认为唯一最亲的人也离她而去;黛玉多愁善感,那是她对有生命的万物而惋惜。黛玉的一生凄惨却充足,因为她也活过、爱过、追求过,也经历世间的生死离别。也许,最后黛玉真的成为了潇湘妃子,她走了,到那极乐世界去了,翻飞的书页上还残留着她抚摸过的痕迹,窗外的芭蕉仍储着她的热泪,那一湖残荷也在倾听她无声旳心语。留着一段流水般的回忆......
冷月葬花魂的凄美,花谢花飞的无奈。潇湘馆内的斑竹依旧郁郁葱葱,只是伊人已逝,徒留神瑛侍者泪洒相思地!
最后是一句“好一似复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红楼梦》画完了最后一笔。合上书页,依稀间看到了她,她的执着,她的自尊,还有她那皱着的弯眉。
纳兰性德诗云,“独拥余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
今夜窗外,又飘起了嫣红的雨,不知你的潇湘一梦又在何处。
《红楼梦》读后感征文题目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读苏轼这句词时,我只觉得有淡淡的遗憾,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我读完了一本书——《红楼梦》,才深深感受到这句词的含义。
读《红楼梦》是我向往了好久的事。以前,奶奶的手机里总是唱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总是好奇“林妹妹是什么妹妹呢?”,于是奶奶和我说,林妹妹是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她才思敏捷,还很善良。我一直很好奇奶奶口中的“大观园”
是什么样子?林妹妹到底多有才情?于是这个假期,我读完了《红楼梦》这本书。
《红楼梦》是我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本书主要讲了因为和皇帝是亲戚而荣华富
贵的贾府逐渐走向衰败,因为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从繁华到一场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的王熙凤,才思
敏捷的林黛玉,还有贪玩厌学的贾宝玉.....可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心地善良的刘姥姥,她的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刘姥姥二
进贾府时,为了取悦贾母,故意在宴席上出丑,幽默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牛吃头老母猪,不抬头!”读到这儿,我和众人一样,捧腹大笑。
《红楼梦》中,最让我悲伤的是,当林黛玉听说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时,她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烧光,真叫人难过。我知道,她烧的不仅仅是诗稿,还是她所有寄托和灵魂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红楼梦》的故事吧。《红楼梦》里,黛玉因心病而亡,贾母归天,贾府被抄家,宝玉出家。原本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轰然而散,就像独自飞行的鸟儿,再也没了重聚的归期。
故事的结局虽然令我们惋惜,但我更喜欢生活中许多难以圆满的事情可以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后面的那句话一样——“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上就是《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征文题目十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征文题目十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