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换个角度讲,对于一个身处三国乱世的臣子来说,什么是的忠诚?应该是帮忙君主取得成功,也就是辅佐君主,将国家治理好;如果表现更为完美,应该是:结束战乱,统一国家。
反过来看看诸葛亮他做了什么,刘备的规划就是让诸葛亮辅佐刘禅统一天下,成就霸业;如果诸葛亮在统一天下之后没有篡权,并帮助刘禅成为一位英主,把国家治理好,那就是真正的忠诚。
而诸葛亮呢?虽然没有篡权,但他既没有帮助刘禅统一天下;更没有把刘禅培养成一代英主,反而让刘禅出演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话。诸葛亮只是成就了自己一代贤相的美名,对蜀国而言,不管是对刘备还是刘禅,他并没有真正做到人们所诵扬的忠诚。
再说智慧: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的化身,借东风、空城计、木牛流马、草船借箭等,均是耳熟能详的智慧体现。但在我看来,这只能算是一些小智慧罢了。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以上任何一件事,都值得自己吹上个百八十年,但诸葛亮是一位国家的丞相,不是普通人;他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如何调动整个国家的聪明才智,让大家共同努力,把国家治理好;他的智慧应该体现在,如何建立规范有效的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来管理国家,而不是事必躬亲,把国家的治理完全建立在自己一个人的权威上。
诸葛亮没有成为一个聪明的管理者,他只是像个工作狂似的不停地工作(到晚年连打两百棍以上的军罚都要亲自前往监督);他不相信任何人,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办好,别人得不到机会;可能诸葛亮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培养人才这件事,以为自己可以永生不死一样。结果最后只是把自己身体搞垮了,留下了一些看似“人才”的人才,把蜀国推向了灭亡。正可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可以毫不客气地讲,蜀国的灭亡,诸葛亮这位所谓的贤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4
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英雄故事,一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这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讲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开始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统一期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例如:有聪明多疑的曹操、有少年持重的孙权、有爱惜人才的刘备,还有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和周瑜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桃园三结义。故事讲了在东汉末年,身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身怀大志,但是他当时穷困潦倒。后来,他在街上碰到了身为逃犯的关羽和身为屠户的张飞。三人一见如故,便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园林,结为异姓兄弟,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像刘关张这三个桃园兄弟情深的故事还有很多,比方说:张飞挑梁虎牢关、关羽寻兄千里走单骑,刘备复仇宁肯锦绣江山都不要等等。兄弟三人都没有违背誓言,做了一辈子的忠义之士。
记得有一次我答应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但我却又和朋友一起去玩了。我没有告诉爸爸,让他白白等了我一个下午,使我成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失信人。后来爸爸对我说:“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信守诺言、不虚伪欺诈。从那以后,我很惭愧。是的,我不能做“狼来了”中的那个孩子,而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正所谓“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如果一个人把生活中最重要的诚信都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等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佳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诚信是一个人永久的身份证,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5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人物。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如《隆中对》中所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拥有江东三世,刘备凭何能与他们争强,除了一个大汉皇叔的身份,他也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罢了。凭什么能让百姓归心,凭什么能让卧龙,凤雏尽为他所用,原因只在人心二字。因为他对百姓好,宁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宁日行十里也不弃百姓于不顾,所以百姓愿意跟着他。因为他待手下好,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就是的证明,所以能让诸葛亮和手下诸位将领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切皆因他的仁爱。
刘备是仁的代表。
相较刘备,我则更偏爱诸葛亮,羽扇纶巾,八尺男儿,仅二十七岁之龄就拥有安邦定国之才,三国中的孔明实在是一个让人无法不着迷的人物。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博望用兵、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平定荆益、七擒孟获、自他在这本书中是出现,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可被千古传诵。更难得的是他的忠心,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事亲力亲为,即使明知后主昏庸无能,他也不取而代之,反而是更尽心竭力地兴复汉室。他出山时曾说待功成之后必当归隐,但最后却在五丈原丢了性命,有一首诗曾叹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正因为他这些品质,所以我分外敬重他。白居易赞他托孤既受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虽然他没有成功扭转三国归晋的结局,但他已成功改变了三国,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我心中的三国。
诸葛亮是智的化身。
平心而论,其实我并不欣赏关羽其人,他的傲慢,他的自视清高,都让我无法从心里尊敬这个被万人景仰的关公。但他的仁义是我所不能否认的。他可以为了兄弟之谊放弃高官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和兄长并肩作战。他也能为了以前的恩义,冒着砍头的危险,华容道义释曹操。
关羽是义的诠释。
三国中的人物各有千秋,正是他们构筑了这段传奇,让无数人沉醉其中。
以上就是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