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5篇

时间:2022-05-29  分类:读后感

《伊索寓言》原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广泛流传的讽喻故事。它的作者是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的著名寓言家伊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1

我看完了《伊索寓言》。这本书有好多个版本,但据说真正伊索写的早已失传,现在的伊索寓言都是后人整理的。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库系列”,白山翻译的。

伊索真是个说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简洁明了,平均下来每篇也就一两百个字,但却生动有趣,让人回味无穷。我有一个新发现,我们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农夫和蛇》等名篇,原来在原著里都那么短,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讲完了,像故事梗概一样。现在我们在课本或其他书上看到的这些故事,都是后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伊索搭好的框架上添砖加瓦,才将故事编的更加有声有色,适合儿童读。

伊索大概是最早的童话大师了。他非常擅长运用拟人化手法,让动物和植物植物像人一样思考和说话。伊索的寓言中很少提到人,但在那些动植物身上,我处处看到了人的影子——贪婪自私的富人,狡猾残忍的坏人,勇敢勤劳的好人,容易上当的笨人……

《伊索寓言》中故事的结尾,常常会来一句“这个故事是说……”,点出故事的道理。我还发现,如果那篇寓言的结尾没有上面所说的那句话,那基本就会在人物的口中表达出来,比如常常会见到“---在临死前绝望地喊道:我真不应该……”。看来伊索善于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寓意。不过,我觉得有些带有总结性的话有点牵强,怪怪的,与寓言故事不匹配,煞了故事的风景。不知是伊索写的不好呢,还是翻译的不佳,或者是今天的人和古代的人思路不一样了?

看完《伊索寓言》,我又找了些有关伊索的资料。据说,伊索长相不好看,简直是丑陋无比。可他知识渊博,很会讲故事,所以依然得到了大家的敬佩。我真希望能坐上时光机回到古希腊,亲耳听听伊索讲的精彩故事,然后把它记下来,带回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2

《捆木材》是《伊索寓言》中我比较有感慨的一首。这个故事这这样的:有一个农夫家有老头子和老婆子俩人,他们有三个孩子。这仨孩子都各自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本也开心。

但毕竟人口太多,相处难免会出现口角。久了便看彼此不顺眼。老头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想得有个办法来让一家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啊。终于,老头子想到了装病,“我心里有件事,一直没想好怎么做,都成了我的心病了,你们快来帮我想想吧。”于是召集一家老小看家庭会议。

“放在你们眼前有一捆柴,你们想想怎么帮我把它们都弄折了?”“爷爷,把它们都抱起来,然后发大力,就可以了!”“恩,孩子,这是个办法,叫你爸爸试试。”老三虽然最年轻,但体型是最大的,力气也最强的。于是他轻轻松松地抱起了柴火,但折这捆柴却没那么容易,额头不禁冒着大滴的汗珠。

“孩子放下吧,你也累了。这方法看来也不行啊。”“孩子,帮爷爷把柴火解开来。然后把这些柴火按照每个人的力气分一分。大家都试试,能不能折断。”咔咔咔,轻而易举,在大家的努力下,柴火断了。西西说,“爷爷,我知道了。一个人力气是有限的,把他没办法折断的柴火分一分,每个人都出点力。在大家的作用下,柴火会断的!”“爸,我们知道了。”三个儿子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班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中也是这样的。莉莉同学跑得快,芳芳同学跳得远,明明同学力气大,而梅芳同学跳得高。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本领,把这个本领拿出来,为班级的总分努力,早上你为班级加3分,大家都互相鼓劲。下午他为班级又加1分,大家也互相勉励。这时候不是比谁更厉害谁给班级加了更多分。而是谢谢每位为班级付出贡献的同学们的努力,哪怕他的努力没有得到分数的奖励。这不就是运动会的意义吗?

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3


-->> 1/2 文章未完,请继续阅读

以上就是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5篇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伊索寓言片段读后感5篇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