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表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也许对于那些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实际却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们的父母,这句话更有价值。
3、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我让他们知道,对掉球的队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为想赢,然而羞辱队友只会让‘犯错者’更容易出错——他会爬不知道怎么打球才好。第56号教室的学生明白,善待出问题的球员不只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选择。”善待队友,这是雷夫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可是,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信任感的体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嘲笑、抱怨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不担心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犯错,他们也会被谅解并且得到最好的帮助。我喜欢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不仅队友需要善待,孩子、父母、朋友,都需要我们这样善待!这样,信任、温馨才会在我们之间蔓延。
4、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表现非常好,自己吃法自己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却是东西乱丢,吃饭还要喂。我们的孩子,是在为老师学习、做事吗?我们老师应当训练学生独立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做事。
5、延迟享乐。
“第56号教室教孩子一个道理:会存钱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最好的东西会留给懂得等待的人。”雷夫老师在教室里融入经济教育,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模拟的钱,模拟储蓄,并参加模拟的拍卖会。渐渐地,孩子们明白在玩乐和努力间保持平衡,因为他们明白今天的努力将为他们开启另一扇门,通往更美好的明天。我们的孩子明白这些吗?当然很少有人明白。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及时享乐的,并且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他们没有机会从这一套模拟社会经济法则的系统中体会延迟享乐的真谛。
6、每天浪费2—3分钟意味着什么?
“每天浪费2—3分钟,一个学期就会浪费200—300分钟,是五、六个小时!”这是对于我最有警戒作用的一句话!我比较拖沓,进了教室总会为些琐事浪费一、两分钟,自认为没有什么。可是,现在课后的时间全面归还给学生了,这就要求课堂效率必须得到提高!决不能再每天浪费2分钟啦!积少成多啊!多谢雷夫老师给我的“当头棒喝”!
读完这本书;收获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我也犹如雷夫老师的学生那样,深深地迷恋在这理想的“教育国度”之中了。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和启迪五
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事情,和我们老师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会困扰着多数教师。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他们不存在,甚至以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这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
雷夫用自己的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
他的开头非常有趣,是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这件事雷人在帮学生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点燃了自己的头发却没有发现,其他的学生都来拍打教师的头。这一故事,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第一:什么时候我能这么投入教学?第二: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这样“打”教师?也正因为有上面的一把教室里的火让雷夫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向一个伟大的教师转变,“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雷夫老师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以信任取代恐惧。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明确的,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补救。 “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学生要信任老师,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但信任应该是相互的,很多时候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
今年班里转来一位新学生,这个学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学生,纪律差,上课说话声音大,不写作业,撒谎,破坏纪律……每天来的班里,学生和任课老师都会向我投诉于航今天的表现简直差急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开学第一个月对我和于航来说都是艰难的,我要好好教育他,让他尽快把纪律搞好;而他要试着调整自己,尽快的适应环境,因为我知道他每天也生活在惶恐中,害怕管不了自己又破坏纪律,同学们又向我告他的状,在我苦口婆心的引导和他的努力下,他的进步很快,但是还是会说有谎不写作业的情况,我对他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有一次,中午午写时,我在班里看班同学们都在低头写字,我转身去了洗刷间拿拖把,当我回教室时发现教室乱哄哄的,于航跑到了教室的最南边在和同学说话,我气不打一处来,走到他身边就是一顿狠批,中间于航眼神恳切一直说什么,但我没给他机会,我知道他肯定又在编一些理由搪塞我,当我平静下来,这时班长对我说,是刚才数学老师来班里让离着后门近的于航把卷子捎给某个同学,当时,我心里一阵有些尴尬,是我误会了于航,我连忙向于航道歉,这时于航已经默默低下了头眼泪在眼里打转。看他委屈的眼神我非常难过,但同时也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如我所预想的,于航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
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像书中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以上就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和启迪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和启迪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