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知道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己带来战利品,可哈桑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可却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原来,追到风筝的小哈桑遇到了麻烦:正被几个曾经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胁持,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势单力薄的他因此遭受了自己人生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_了!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
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自己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终于,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过的很窘迫,可父亲还是一贯地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对他而言,平淡的生活正好是他用来淡忘过去回忆的良方。
但,正如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所说:生命在于折腾。一场命运的救赎再次开始。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写作4
落寞、不甘,酿就童年的过错。童年的记忆,良知的谴责,惊人的真相……你回到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好人是否有好报?《追风筝的人》一书中那个老实善良忠诚的兔唇男孩哈桑,他是好人这毋庸置疑,即使遭到了背叛,面对阿米尔少爷的诬陷,他再次选择了包容。这样的好人,最后却落得凄惨的下场。也许有人会说,阿米尔少爷奋不顾身救出哈桑的儿子,正是对哈桑善良的回报。可是哈桑的父亲同样也是对主人忠心耿耿的老实人,他的好报呢?一辈子视若生命的儿子却是别人的,妻子的抛弃,最凄惨的事情都降临到这个好人身上。我不禁深思好人真的都会有好报吗?
对于文中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时追风筝的场景,起初我并不理解哈桑为什么总是能准确无误地追到风筝,作者想表达给我们的是什么,读完后我才恍然大悟,哈桑追的风筝不仅仅是天空上肉眼可见的风筝,也是阿米尔一直在心中追寻的无形的风筝,童年的哈桑就已经能准确无误地追寻到它。哈桑不是看影子,“他就是知道”因为哈桑早早地就走上了那条成为好人的路,不曾迷茫。反观阿米尔那时还在迷惑,徘徊,内心还在剧烈地挣扎,很久以后他才追寻到那只在他心灵上空飘忽不定的风筝。正如童年哈桑总是能带着阿米尔找到风筝一样,成年后的阿米尔也终在哈桑的带领下找到了那只自己的风筝。我想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是透过索拉博对哈桑说的,是替童年的自己说的。
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哈桑的不幸,和阿米尔的蜕变中沉浮,阿米尔负了哈桑,阿米尔的父亲负了阿里,我想阿米尔比他父亲更让人敬佩,阿米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弥补,而他的父亲从未把阿里当作朋友。起初,他对仆人儿子和自己儿子一样甚至更多的疼爱,我被他的重情重义感动,那时我以为他是把阿里当做好朋友,才对哈桑视如己出。当阿里提出离开的的时候,他拼命地挽留,原来留的是哈桑,不是阿里。如果他把阿里当作朋友,就不会有哈桑,就不会和阿里的夫人在一起,他不如阿米尔。我更喜欢阿米尔,在他心中哈桑是朋友,是独一无二的挚友。
我常常想追风筝的人到底指谁?他所追逐的仅仅是那只蓝风筝吗?追风筝的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只不过哈桑追逐的那只断线的蓝风筝,追寻是他心心念的阿米尔少爷的荣耀。而阿米尔去追寻的那只风筝则承载得是良知,是童年一直困扰着他问题的答案,追寻的是内心的无愧与释然,是对哈桑迟来的回馈。我们也是追风筝的人,在不同的路上,追寻着自己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写作5
这是一部美丽的小说,即使没有梦工厂镀上的光环,她依旧光鲜夺目。一段没有前景的友谊,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忠诚与血缘串联着这些故事。小说的情节如此残忍又如此美丽,作者以恩典与救赎勾勒生命的圆满循环,然而这也是一部睿智并发人深思的小说:赎罪并不必然等于幸福,希望是人们永远追逐着的风筝
作者以敏锐,扣人心弦的笔触娓娓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哈桑。不久,由于苏联的入侵,自己也跟随父亲逃亡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即使收获了事业和爱情,仍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却发现物是人非,哈桑已故,并发现了父亲当年的一个惊天谎言,昔日主仆本为同根生,漫漫赎罪路上,阿米尔蹒跚而行——
书中有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昔年哈桑对阿米尔说这句话,代表着奉献,二十多年后,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说这句话时,除了赎罪,亦有奉献。全书不仅仅是一部叙述阿富汗文化,历史与现状的政治史诗,也描写了父与子,人与上帝,个人与国家的脆弱关系。追风筝的人所追的风筝是有象征性的,它既可是爱情,亲情,友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讲,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父亲,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去追。
以上就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写作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写作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