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正骨,刚正不阿。从古至今,风骨气节一直是中华儿女所追求的精神面貌,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经验结晶。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望过去,鸭绿江旁“‘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捍卫民族尊严,中国共产党须臾不忘初心使命,以刚正不阿之气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以史为鉴,守住“底线”,远离“红线”,心怀家国,心放“标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将中华儿女的骨气展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不懈追求和奋斗中。
知史筑底,临危不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底气来源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来源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实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有底气,才有了“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样掷地有声的言语。正是有底气,才有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临危不乱、临危不惧的“中国行动”和“中国答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培养底线思维,为自身加满“底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底气”,面对矛盾和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启示三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的寄语,语殷殷,意切切,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新时代青年,当以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的全新姿态,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奔跑,为党和人民建立新功业。志气、骨气、底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答卷。
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气。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长志气,就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一百多年来,无数共产党员秉承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前赴后继,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最为灿烂辉煌的一笔。青年强国的信念,奔腾于历史,涌动于血液,历久弥坚,历久弥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坚定志气,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骨气。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一代代青年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展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从容赴死的李大钊、慷慨就义的刘胡兰,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英雄人物,始终鲜活地挺立在我们英雄华夏的悠悠历史长河之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所铭记,他们的“硬骨气”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新时代的青年一代。硬骨气,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坚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气节。让骨气充盈,让精神强健,才能更好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底气。自信源于底气,底气源于努力。新中国已经彻底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份底气,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强国盛世,肩负奋斗重任。蓄底气,意味着自信面对未来,善于担当作为。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才能以实干成就一番事业。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启示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百余年的艰苦奋斗,一百多年前,正是一群志同道合、有志气、有朝气的新青年在黑暗中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补足精神之“钙”。精神动力是行动的第一向导,信仰的明灯和理想的支撑至关重要。当下社会形势复杂,青年干部在成长道路上会面临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唯有坚定理想信念这面“帆”,方能扬帆起航。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有志气的中国青年干部。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步从无到有的奋斗历程,有血有泪有牺牲,终是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革命先辈们在民族危难之时的毫不畏惧,江姐的被毒刑拷打时坚贞不屈,“竹签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岁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黄继光英勇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他们身上的骨气处处得以彰显。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中国人民、让世界永远记住了什么是中国人挺直的脊梁!青年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汲取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刻领会党百折不挠、义无反顾的优良传统,争做有骨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干部。
青年干部,不做被温水煮的“青蛙”,要敢于直面问题,做有底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年轻干部:“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青年干部有激情、有活力、锐意进取,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缺乏与群众相处的经验,这也是大多数年轻干部会产生的“本领恐慌”。所以青年干部更要敢于走出舒适圈,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心里。要在艰苦岗位、基层多走多看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期望。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要用好调研这一“法宝”,深入群众家里、街头巷里,深入田间地头,拉近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时刻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消除矛盾的方向。在调研中总结经验,从群众的批评声、抱怨声、责备声中找差距、听民意、寻方法
以上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启示的全部内容,望能这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启示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